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带动性强、关联度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投资相比消费和外贸,乘数效应大,受制约较少,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是对冲疫情影响、实现“六稳”“六保”的关键支撑。
正因如此,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开展重点项目观摩,并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赛成绩、比成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进一步坚定信心,提振士气,动员全市上下鼓足干劲、克难攻坚,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牵牛要牵牛鼻子。项目建设是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运行的有力抓手,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要紧紧扭住项目建设不放松,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拉动即期投资,积蓄发展后劲,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强力支撑。
时间不等人。今年,我市共谋划了18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08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10亿元。面对疫情对项目建设进度的影响,我们要抢抓当前施工黄金季节,倒排工期,优化流程,抢天夺时,争分夺秒,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夺回来,以实实在在的项目建设成效扩投资、补短板、稳增长、促转型。今年以来,我市又新洽谈、签约了新联学院许昌校区项目、千亿级光伏新能源项目等重大项目,要抓紧落实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尽快落地,积蓄项目建设的强大后劲。
“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大危机往往蕴含着大分化、大调整、大机遇,疫情之变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新风口,催生倒逼出了新产业、新业态。我们要紧盯国家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抢抓国家宏观政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链重构等重大机遇,加大项目尤其是“新基建”项目的谋划包装力度,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补短板、强弱项、优结构、增动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质量的项目源自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疫情无疑会对招商引资工作造成影响,但也催生了网上招商等新招商模式。我们要坚持“二分之一”工作法,创新“不见面招商”方式,围绕补链、延链、强链,着力招大引强,争取新签约一批合作项目,确保招商“不断线”、发展“不断链”,努力在危机中寻找商机、抢占先机,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让我们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强责任,跑出项目建设的“加速度”,按下有效投资的“快进键”,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努力克服疫情冲击影响,推动“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取得更大成效,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