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冬日许昌一个平常的早晨。在市区东方米兰小区,市民张晓哲家的厨房里飘出饭菜的香味,氤氲着“人间烟火气”;在清潩河游园,大妈们随着韵律舞动,年轻人在不远处的塑胶篮球场内挥洒汗水;街道上的车辆川流不息,人们走向学校、机关、工厂,满怀希望迎接新的一天……
这一幕幕温馨和谐的画面,看似普通,在经历了一场传播速度最快、防控难度最大的疫情大考之后,却显得格外令人珍惜。这是莲城大地展现的蓬勃活力,也是一座城市坚强与温情的彰显。
庚子之春,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委、市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从1月下旬出现首个确诊病例,我市用23天时间实现本地确诊病例“零新增”,再用10天时间实现本地确诊病例全部治愈“清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上半年实现了扭负为正,进入下半年以来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交出了一份“两手抓”“双胜利”的出彩答卷。
担当——非常时刻彰显力量
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非常春节”,这是一次没有硝烟的特殊战役,这是一场齐心协力的人民战争。
生命重于泰山。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全新挑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健全工作机制,推动战“疫”工作有序开展。
在全省最早开展疫情防护知识全员培训,最早对武汉返(入)许人员和境外返(入)许人员进行统计管控,最早在定点医疗机构对湖北返(入)许发热人员设置独立窗口、独立通道分流就诊……关键时刻的重要部署,是责任的担当,是力量的彰显。
“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采取最有力的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市委书记胡五岳的话语掷地有声。
号令之下,全市坚决抗击疫情的“作战图”迅速铺开。
在社区网格,街道、社区党员干部、物业人员、楼栋长、医务人员、志愿者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确保人员管控、清洁消毒、限制聚集、宣传教育等联防联控措施落实落细;
在医疗战线,由党员干部、医疗专家、医务人员组成战斗堡垒,加强疫情筛查、防控、病例治疗,带领广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救死扶伤……
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从一线到后方,500万许昌人民拧成一股绳,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汇聚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3月1日,许昌市最后一名新冠肺炎患者走出许昌市中心医院隔离病区,全市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使命——战“疫”一线党旗飘扬
在病毒肆虐的时候,全市9300多个基层党组织、25万多名党员,冲在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复工复产一线,“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口号不绝于耳,“疫情不退我不退”的誓言掷地有声。
越是关键时刻,越能显现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6时30分,在村抗击疫情微信群里强调工作纪律,对卡点执勤提出要求;7时20分,把村干部分成3组,每组新配一个大喇叭,在村内巡逻宣传;8时,组织专人对村里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处理;11时,与村医一起到全村13户湖北返乡村民家中查看;13时20分,吃过午饭,到卡点值班执勤……”
这是市司法局驻禹州市花石镇白南村第一书记于爱波的工作日志。正月十五元宵节,他没有陪伴家人,没有片刻休息,一直奔忙在农村抗疫一线。
越是关键时刻,越能彰显共产党员的先锋本色。
“我很清楚在医院隔离病区工作的危险性,但我必须来,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襄城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长王凤霞说。
王凤霞在疫情发生后主动要求到抗疫一线工作,并作为第一批医务人员进入隔离病区。她说:“第一批医务人员面对的工作有很多未知性,危险性自然也更高,但我们都没有犹豫,因为党员就要冲在第一线。”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哪里有群众的需要,鲜红的党旗就在哪里飘扬。
疫情防控期间,许昌满城尽是共产党员“红袖章”,随处可见共产党员“志愿红”。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用担当诠释忠诚,以奉献践行使命,书写了一曲爱党为党、爱民为民的战“疫”赞歌。
逆行——白衣战士执甲而行
一通电话,满眼泪水;一张睡照,满目心疼。大疫当前,每一个平凡逆行者的身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牵挂。“舍小家,为大家”这句常用的口号,在这个特殊时期,显得如此真实、深刻、动人。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此时此刻,除了敬意,唯有祈愿,愿疫情早日退散,愿每一个累坏的战士能够早日回家,安安心心地睡上一觉。”这是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给禹州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隔离病区主任王凡的颁奖词。
从疫情发生进入医院,王凡曾经45天没有见着家人。
王凡,是许昌市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中一个典型代表。
此次战“疫”,许昌市3.7万名医护人员“逆向而行”。他们中有的人肩背行囊,告别年迈的父母,泪别孩子爱人,舍小家为大家,勇敢地奔赴抗击疫情最前沿;有的人放弃休息时间,不讲条件、不怕危险,默默坚守大后方,用实际行动阐释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有一个场景,令我们激情涌动:
“护士长,我孩子断奶了。我时刻准备着!”“紧急关头,党员先行,我先去蹚路!”“我参加工作的时间长,经验更丰富,要报名就报我!”……
这是1月27日许昌市中心医院党委发起自愿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倡议时的场景。一张张感情真挚的请战书,是医护人员们向死而生的铿锵誓言;一枚枚鲜红饱满的红指印,是白衣天使们逆风而行的人间大爱!
有一位母亲,让我们泪眼婆娑:
刘丽莹是一位年轻的母亲。为到抗疫一线,她提前给只有9个月的小女儿断了奶,参加隔离病区的“战斗”。她给女儿起了个小名叫“安安”,“既希望闺女平平安安,也祝福每一个中国同胞都健康平安”。
有一种奉献,让我们肃然起敬: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热血许昌人纷纷签下请战书,驰援武汉。2月15日下午,许昌市支援武汉医疗队41名医护人员集结完毕,向着疫情最重的武汉进发。
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许昌市支援武汉医疗队共收治患者365人、治愈患者265人,并实现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出院患者零回头。
人们说,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
疫情之下,奋战在前线的医护人员,就是疫情阴影下那束最亮的光。
大爱——莲城演绎“战”疫之歌
史晓勇是建安区政协委员,也是许昌爱在行动服务中心的发起人。
1月底,许昌市出现确诊病例后,建安区在全市的主要路段,设置了4个疫情防控点,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然而,一线执勤人员的一日三餐却成了问题。
“这4个疫情防控点上的执勤人员工作非常辛苦,一定要让他们吃好饭。”史晓勇主动与建安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联系,表示愿意无偿为疫情防控点的执勤人员送餐。
这4个疫情防控点有两个分布在高速公路出入口,一个在107国道许昌市区与临颍交界处,一个在许昌市区与繁城交界处,跑一个来回就要100多公里。但从防控开始到防控点撤销的21天里,4个疫情防控点的执勤人员每天都能吃到他们送来的热腾腾的一日三餐。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守望相助,携手抗疫。“天使白”“橄榄绿”“公安蓝”“志愿红”,都是“战袍”;“黄马甲”“环卫装”“快递服”“安全帽”下,都是战士。每一个许昌人都像一颗颗闪亮的螺丝钉,用敬业与勇敢、赤诚与担当,在各自的“战位”上发光发热,为抗疫大局贡献力量。
疫情期间,全市80余支“青年突击队”、2000余名队员奋战在抗疫一线,青年志愿者争当宣传员、代购员、防控员,为奉献者奉献、向逆行者致敬。禹州市花石镇青年建筑工人侯浩克,召集两名同伴千里驰援火神山医院建设,连续6天每天工作18个小时,为医院交付使用贡献青春力量。“非典的时候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来保护你们了”历经抗疫洗礼和淬炼的年轻一代,正如千万颗“水滴”汇成奔涌的“后浪”,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
一场场爱的接力如滴水穿透岩石,如星火照亮天空,温暖了莲城许昌,温暖了江城武汉。
经历这次疫情大考的许昌,汲取同心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必将为建设“智造之都、未来之城”汇聚磅礴力量,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