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站在高质量发展的紧要时间关口,我们方向已明、战略已定,如何保持定力、坚定信心?如何强化保障、落实任务?如何凝聚合力、建功立业?
面对历史的重任,每个人都应义不容辞扛起;聆听时代的发问,每个人都需竭尽全力作答。
(二)
战鼓声声,旌旗飘扬。在高质量发展的战场上,方向认准了,就要毫不动摇;战略定下了,就要持续推进。
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更不会一路锦绣,必然面临种种挑战和重重困难。我们决不能因措施不能立竿见影就止步不前,决不能因转型遇到阵痛就无所适从,决不能因形势一时好转就重回老路,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强化环境保障,夯实发展基石,加快推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让许昌发展的筋骨更壮、颜值更高!
冲锋号已经吹响。让我们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
(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推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
加强党的领导,就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激励引导全市上下弘扬实干精神,主动担当作为,确保每项工作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为官避事平生耻。”党员干部要忠诚履职,扛实责任,勇于担当,做到问题面前不回避、压力面前不躲闪、困难面前不推脱、挑战面前不畏惧,真正把责任举过头顶,把事业扛在肩上。越是形势严峻、局面复杂,越能检验干部担当,越能识别出“烈火真金”,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尤其需要各级干部勇担当、敢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责随职走、心随责走”,以“朝受命、夕饮冰”的事业心,“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恪尽发展之责、为民之责、稳定之责。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领导干部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注重实际、群众公认,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把关键时候勇于担当、能打硬仗的干部用到重要岗位,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切实树立风清气正的用人导向,为“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锻造一支经得起考验的干部队伍。同时要激励干部牢固树立“发现问题是水平、正视问题是勇气、解决问题是能力”的理念,少谈成绩、多看问题,少设路障、多设路标,少说空话、多办实事。
能力过硬,干事创业才有底气;本领高强,攻坚克难才有信心。说不清智能工厂、智能企业、万物互联的要件是什么,怎么去指导智能制造发展?道不明区块链的具体概念是什么、5G的应用前景怎么样,如何与许昌实际相结合?各级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才能更好地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特别要对照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的重点任务,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看一看具体要求是什么,理一理短板不足在哪里,切实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风关乎形象,作风决定成败。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多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做到工作在一线落实,作风在一线转变。要激励干部干在实处,积极主动作为,不能凡事都等上级部署、过问,靠领导点题、支招,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符合中央精神和省委、市委要求的事,对契合“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发展定位的事,对有利于破解难题、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的事,就要大胆去干、放手去做、坚决去抓。
(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离不开健全的制度体系作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的任务已经落定,关键在于加快推进,建立推进落实机制。市级层面将成立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指挥部,研究重大政策措施,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相关单位要根据自身职责,制订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配套方案,健全完善政策体系。要建立督查通报机制,将“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落实情况纳入市委专项督查内容,定期通报工作完成情况。
考核评价标准是做好工作的“指挥棒”,科学制定相关机制非常关键。我们要建立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将“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改进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制度。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查处钻制度空子、打擦边球、逃避制度监管、不敬畏不遵守不执行制度的现象。
“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将涉及诸多领域的改革,要进一步完善、深化改革机制。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影响“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的突出障碍,研究制定改革事项,推动各项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完善改革督办督察机制,加强改革工作经验总结推广,切实增强改革实效。
(五)
人才因事业而聚,事业因人才而兴。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言简意赅,对人才的重要性作了精辟阐述。建设“制造之都、宜居之城”,离不开人才智力的重要支撑。
2019年11月23日,我市在首届中原人才发展环境高峰论坛上发布“许昌英才计划2.0版”,又一次面向全国发出“求贤令”:引才重点更加突出,人才认定更加科学,引才方式更加务实,人才生态环境营造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对创业创新团队最高扶助资金达3000万元,使各类人才在许昌“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贡献有奖励”。
“邦之所兴,首在得人”。许昌有着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深厚底蕴。三国时期,曹操雄踞许昌25年,奠定了曹魏基业。他先后三次发布《求贤令》,广揽天下英才,成为千古美谈。进入新时代,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更加浓厚,仅2016年以来就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74个、高层次人才788名,市财政奖励扶持资金超过2亿元,吸引了国家“两院”院士、国家专家、中科院专家等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许昌创新创业,为许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特别是高端人才、领军型人才的引进,往往会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实现一项技术革新,甚至带动一个产业发展。尤其在推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进程中,我们要紧盯转型攻坚需要,坚持以产引才、以才促产,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信息链深度融合;要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千方百计培养人才,不遗余力激励人才,让人才队伍活力充分迸发;要高度重视管理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升管理效能,倡导工匠精神,全方位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择一城创业,考量的是宜业的“硬条件”;选一城生活,中意的是宜居的“软环境”。加快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都渴求人才,也比任何时候都有条件和能力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就人才。
(六)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离不开项目建设这个重要支撑。
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哪里项目建设抓得牢、抓得实,哪里的经济发展就快,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的步伐就会更大;哪里项目建设没起色、没成效,经济发展就成了“无米之炊”,就缺乏动力和后劲。
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必须以项目为抓手,以项目为支撑,把每项工作都具体到项目上,落实到项目上。
如何促进项目建设?要健全推进项目建设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加强调度督导,狠抓工作落实;要创新工作模式,持续完善项目分包制度和重点项目督导责任制,对于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通过台账管理,严格检查考核;要优化建设环境,坚持一线办公、主动靠前服务,切实做好项目审批、资金筹措、征地拆迁等服务保障,落实好联审联批、容缺办理等制度机制,持续提升服务效率。同时,要加强已签约项目跟踪问效,做好服务保障,狠抓项目落地,切实提高招商引资项目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率,源源不断引进好项目、新项目、大项目。
(七)
环境就是吸引力、竞争力、生产力。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必须坚持优化发展环境。
“哪里有参天大树,它的下面必然有一片沃土。”优越的营商环境一直是许昌的名片,尤其是我市实施“四个一百”专项行动以来,市、县两级目前共收集问题2658条,办结2537条,办结率95.45%,有力破解了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助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要认识到,“四个一百”专项行动绝不是短期行为、绝不是“一阵风”,而是标本兼治、长短结合的综合性战略举措,要继续围绕“解难题、增信心、促发展、建机制”,一以贯之、常态长效抓下去,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迎来春天。
简政放权是优化环境的关键。近年来,我市“放管服”改革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我们要继续坚持“政府办好围墙外的事,企业办好围墙内的事”,持续加大“放”的力度、完善“管”的体系、提升“服”的质效,坚决把不该管的事项交给市场,审批事项应减尽减,确需审批的简化流程和环节,让企业多用时间跑市场、少费功夫跑审批,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城市。
优化环境,要加快诚信社会建设。古人说:“信,国之宝也。”我们要牢固树立“信用是新的生产要素”的理念,持续完善信用制度、平台建设,持续推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持续开展诚信社会创建,形成全社会重诺守信的良好氛围。健全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打造政府、企业、公民诚信守约的社会环境,让诚信成为许昌鲜明的特色。
优化环境,最重要的是凝聚起万众一心、同向同行的强大合力。通过多种宣传途径,积极营造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浓厚社会氛围,让更多群众投身到“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的火热实践中来,助推许昌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篇章。
(八)
每一个追梦的姿态,都将被定格为历史;每一滴奔跑的汗水,都将浇灌出未来。
许昌未来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以昂扬向上的锐气应对挑战,以锲而不舍的韧劲破解难题,以倍加坚定的信心推动发展,加快推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努力实现“探索路径、打造样板、走在前列”奋斗目标,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增添许昌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