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理论阐释有许昌

“理”响莲城 · 三中全会大家谈(六)

时间:2024-09-25  来源:许昌社科  作者:

聚焦科技体制改革  构建富有活力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
杜慧 
许昌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聚焦科技领域,对深化科技体制改做出多领域、全方位的战略安排,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为新时代建设科技强国、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指明了方向。

  《决定》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企业是产业主体、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在科技研发供给与产业技术需求的有效对接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鼓励科技型骨干企业发挥引领支撑作用,更好地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主动承担起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要完善科技研发扶持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创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流动,营造充分释放企业创新活力的良好环境。要着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激发涌现出更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此基础上,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融合体系有利于系紧我国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纽带,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促成更多“从1到N”突破的关键途径,对于有效应对国际技术交流壁垒,解决更多“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意义重大。培育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关键是要解决好“由谁来创新”“动力在哪里”“成果如何用”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营造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新链条有机衔接、创新效率大幅提高的发展环境。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要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产学研活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

  许昌市要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顺势而为,有所作为,推动许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培育创新主体,在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雏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梯次企业中有重点地选择优质企业进行长期培育,适时补充、调整后备资源。二是针对我市布局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大招商投资力度,参照发达地区的惠企政策,给予足够政策支持,带动相关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集群发展。三是加大对创新主体申报专利、创新成果的奖励补助力度。探索建立“直通车”制度,真正做到应补尽补,激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四是加强对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系统规划和宏观布局,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科研团队等来许设立高端研发机构,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在企业建设联合技术研发中心;推动本地本土高校与相关中小企业的合作,推动地方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形成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