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理论阐释有许昌

“理”响莲城 · 三中全会大家谈(十二)

时间:2024-09-25  来源:许昌社科  作者:

深刻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段芳 
许昌市第十一批学术技术带头人,许昌市社科专家,中共许昌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称《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逻辑层面看,这份标注时代的改革新蓝图彰显了目标延续、重点突出、实践深化等特点。

  一、目标延续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强烈的责任担当,创造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是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战略任务来确定的。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预判:“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全面深化改革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此后历次的中央全会都对改革作出接续安排,既有改革任务的递进深化,也有对以往理论制度实践成果的整合提升,但不管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怎么深化、怎么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一以贯之的。《决定》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再次亮明我们党领导改革的目标导向,再度宣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强决心。

  二、重点突出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鲜明提出了“七个聚焦”,强调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七个聚焦”从总体上囊括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进而分别围绕发展所需,顺应民心所向,抓住主要矛盾,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各领域的风险问题,突出重要领域、重点任务,指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把握,既准确领会每个“聚焦”的鲜明指向和丰富内涵,又对照总目标把握好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确保各领域改革相互促进、协同配合,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效应。

  三、实践深化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六个紧紧围绕”,分别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目标指向和工作重点,使各领域改革既有总目标引领,又有针对本领域的具体目标指引,方向明确,路径清晰。《决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七个聚焦”,增加了国家安全领域改革的目标,对其他各领域目标要求也与时俱进作了丰富和完善。比如,经济领域着力于“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政治领域着力于“推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更加健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社会领域着力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安全领域着力于“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强化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有效构建新安全格局”;党建领域着力于“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这些目标要求都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