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眼下正值暑期,8月12日上午,许昌博物馆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同学们看,这尊大型石雕名叫双翼石辟邪。这尊双翼石辟邪长230.8厘米、宽101厘米、高202.8厘米,是用整块青灰石雕琢而成的汉代文物,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是许昌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博物馆二楼大厅内,同学们围在一起,仔细聆听老师的讲解。在三楼“许州记忆”展厅内,陈展的北齐八棱千佛幢前,游客们纷纷掏出手机拍摄记录。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建筑构件……许昌博物馆丰富的馆藏文物,让游客们仿佛打开了“时空之门”,为许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折服。
作为一座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宣传、教育及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许昌博物馆以其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展览内容,成为众多游客和学子暑期文化探索的首选之地。据统计,今年1月至7月该馆已接待游客35万余人次。
“近年来,我们许昌博物馆精心打造了‘许之昌’三国文化沉浸式专题展数字化项目,以许昌历史脉络为轴线,将展品和地域文化进行多维度、全方位展示,既增强了展示效果,又提高了展览品质,成为城市游览打卡的热点。”许昌博物馆馆长寇琪介绍,该馆还以传统节日、三国文化旅游周为契机,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临时展览十余项,有效丰富了博物馆的展览供给内容和形式;不断加强“流动博物馆”建设,每年举办送展览下乡活动20余场,开展的“文化遗产城乡共享行动”“文明探源我来说”和“许博‘魏’你来”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乡村居民的热烈欢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和文化自信的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在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要求我们在博物馆工作中,不仅要关注文物的保护、修复和展示,更要注重文化精神的提炼和传播。通过讲解、导览、互动体验等方式,让观众在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历史智慧、人文精神和道德价值。”寇琪说。
为充分发挥爱国主义阵地的重要作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今年以来,许昌博物馆相继举办了暑期“小小志愿者”培训班活动、“光影庆华诞·厚植爱国情”主题优秀影片展映活动和“铁血军魂·荣耀传承”八一建军节主题系列活动,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参与。今年暑期以来,许昌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5万余人次。
今年暑假期间,许昌博物馆还定期为游客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定期开展文明礼仪和文明服务培训,用文明服务传承优秀文化、用美丽声音讲好文物故事,积极推动讲解工作品牌化、标准化,有效满足游客需要。
“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以及地方发展的重要基石。我们深知,博物馆是文物的守护者,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使命。作为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我们将继续秉持‘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数字化、智慧化建设的新路径,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让博物馆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重要桥梁,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寇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