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史方志百科

中共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时间:2020-10-10  来源:市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党史研究室

许昌党史上的今天

  1968年10月10日,许昌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了原地委专署所属的51个部、委、局、处、办,由地区革命委员会下设的办事组、政工组、生产指挥组、保卫组及6个附属办事机构代替其职责,人员由原来的786人减为160人;地直企事业单位由原来的132个减少到23个。

党史日历

 

10月10日

 

影像:

 

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从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图为瑞金。
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从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图为瑞金。

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这是河北省的农民正在往墙上抄写土地法的条文。
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这是河北省的农民正在往墙上抄写土地法的条文。


论述:

 

1933年10月10日  毛泽东和项英、张国焘公布由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决定》对当前土地斗争中提出的一系列政策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指出:一般情形下,劳动是区别富农与地主的主要标准。富裕中农是中农的一部分,它同其他中农不同的地方,在于有轻微剥削;它同富农不同的地方,在于其剥削收入不超过其全家一年总收入的百分之十五。反动富农,必须是有重大反革命行为的富农。对知识分子不应看作一种阶级成分,其阶级成分依其所属阶级确定。知识分子是一种使用脑力的劳动者,应受到苏维埃法律的保护。一切地主、富农出身的知识分子,在服从苏维埃法令的条件下,应充分利用他们为苏维埃服务。地主、富农兼商人的,其商业及与商业相连的财产等不没收。
       同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批准毛泽东起草的《怎样分析阶级》一文,作为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标准。其中对怎样划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作出明确规定:地主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而靠剥削农民为生;富农一般占有土地,占有比较优裕的生产工具和活动资本,自己参加劳动,但经常地依靠剥削为其生活来源的一部或大部;中农一般不要出卖劳动力,贫农一般要出卖小部分的劳动力,这是区别中农和贫农的主要标准;富裕中农则对别人有轻微的剥削,但非经常的和主要的;工人(雇农在内)一般全无土地和工具,工人完全地或主要地以出卖劳动力为生。这个文件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为指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政策的重要文献。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五日,中共中央将此文件连同《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作了少量修改和加注说明之后重新颁布,供农村划分阶级参考。这个文件以《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为题,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937年10月10日  毛泽东写信给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雷经天。信中指出:黄克功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他失掉党的立场的,失掉革命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的人。因此中央与军委便不得不根据他的罪恶行为,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这封信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二卷。

 

1939年10月10日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在国际新形势下的政策是专力进攻中国,企图解决中国问题,以准备将来扩大其对国际的冒险行动。其用以解决中国问题的方针是:一、对于占领区域,是加以确保,作为灭亡全中国的准备。二、对于我后方,是以政治进攻为主,而以军事进攻为辅。抗日统一战线中的投降危险、分裂危险和倒退危险仍然是当前时局中的最大危险,目前的反共现象和倒退现象仍然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准备投降的步骤。我们的任务,仍然是协同全国一切爱国分子,动员群众,切实执行我党《七七宣言》中“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政治口号,以准备反攻力量。我党各级领导机关和全体同志,应该提高对当前时局的警觉性,用全力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我们的党,巩固党所领导的军队和政权,以准备对付可能的危害中国革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不致遭受意外的损失。这个决定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947年10月10日  毛泽东起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发表。《宣言》分析了目前的国内政治形势,第一次以宣言形式郑重向中外宣布“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同时宣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八项基本政策: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逮捕、审判和惩办以蒋介石为首的内战罪犯;实行人民民主制度,保障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项自由;废除蒋介石统治的腐败制度,肃清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治;没收官僚资本,发展工商业,改善职工生活,救济灾民贫民;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承认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有平等自治的权利;废除一切卖国条约,同外国订立平等互惠通商友好条约。这篇《宣言》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同日  毛泽东起草的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名义发布。训令颁布的三大纪律如下:(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如下:(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这个训令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1948年10月10日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通报这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情况。通知指出:会议认为建设五百万人民解放军,从一九四六年七月算起在大约五年左右时间内,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是有充分可能的。中央决定人民解放军第三年仍然全部在长江以北和华北、东北作战。必须尽一切可能修理和掌握铁路、公路、轮船等近代交通工具,加强城市和工业的管理工作,使党的工作重心逐步地由乡村转到城市。通知还指出: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要求我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恢复和发展解放区的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是支援战争、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重要环节。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扩大党内的民主生活,成为完成上述任务的重要环节。这个通知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同日  关于攻打锦州问题,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电。电报指出:从你们开始攻击锦州之日起,一个时期内是你们战局紧张期间。这一时期的战局,很有可能如你们曾经说过的那样,发展成为极有利的形势,即不但能歼灭锦州守敌,而且能歼灭葫、锦援敌之一部,而且能歼灭长春逃敌之一部或大部。如果沈阳援敌进至大凌河以北地区,恰当你们业已攻克锦州、使你们有可能转移兵力将该敌加以包围的话,那就也可能歼灭沈阳援敌。这一切的关键是争取在一星期内外攻克锦州。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城。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达到,只要攻克了锦州,你们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东北野战军于十月十四日向锦州发起总攻,经过三十一小时的激战,攻克锦州。至十一月九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共歼敌四十七万余人,东北全境解放。这封电报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1980年10月10日  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政府文化代表团说:中国现代的东西少,古代的东西多,西安代表古,长城也是代表古,但不管古还是今,对增进两国人民交往、增加了解都是重要的。中国同美国的交往历史比较久,特别是文化交往,尽管当时的形势、条件和性质都和现在的不同,但通过彼此之间的交往,对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是起了作用的。斯诺是最早一个介绍中国共产党的美国人,这也是文化交流。近几年来,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往有不少发展,这对两国人民来说是个好事。现在中美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挑战,当然不仅是中国和美国,可以说世界人民和各国都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应付这样一个挑战,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能够担当得了的,需要通过国与国、人民与人民之间的交往,增加相互了解,甚至增加相互之间的谅解,更需要在各个领域里扎扎实实地进行一些合作。总的说,主要要从全球战略角度,从全局来考虑。所以,每一项增加相互了解的事情都是好事情,都是值得欢迎的。

 

1984年10月10日  邓小平在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科尔时提出,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在谈到拨乱反正问题时说:其实,拨乱反正在一九七五年就开始了。那时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每整顿一项就立即见效,非常见效。在谈到改革将从农村转到城市时指出:过几天我们要开十二届三中全会,这将是一次很有特色的全会。前一次三中全会重点在农村改革,这一次三中全会则要转到城市改革,包括工业、商业和其他行业的改革,可以说是全面的改革。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改革,其基本内容和基本经验都是开放,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更加开放。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当然不是“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革命。在谈到对国际形势的看法时指出:我们感到战争危险仍然存在,仍要提高警惕,但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爆发的因素在增长。中国是一支和平力量,这一点很重要。中国最不希望发生战争。中国太穷,要发展自己,只有在和平的环境里才有可能。要争取和平的环境,就必须同世界上一切和平的力量合作。这个谈话的一部分以《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为题,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事件:

 

1934年

 

10月10日    由于国民党重兵已推进到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由瑞金出发,向集结地域开进。10月16日,各部队在雩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从17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余人,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长征。留下的红二十四师和十多个独立团等共1.6万余人及部分党政工作人员,在项英、陈毅等领导下,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斗争。

 

1945年

 

10月10日   经过43天的谈判,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在《会谈纪要》中,国民党表示同意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迅速结束国民党的“训政”,实现政治民主化;承认各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和人民的某些民主权利;最重要的一项,是双方确定将召集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但国民党拒不承认解放区的人民政权和中共所领导的军队,这两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1950年

 

10月10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到1951年10月底,全国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结束。

 

1996年

 

10月10日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

 

2016年

 

10月10日    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