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史方志百科

东北野战军万炮齐发,总攻锦州。

时间:2020-10-14  来源:市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党史研究室

许昌党史上的今天

      1976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公布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革命集团的消息,结束了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共许昌地委立即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中央有关文件,坚决拥护中共中央所作的决策和采取的措施。
 

党史日历

 

10月14日

 

影像:

 

1948年10月14日,东北野战军万炮齐发,总攻锦州。
1948年10月14日,东北野战军万炮齐发,总攻锦州。

1950年10月14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图为毛泽东当时关于治理淮河的题词。
1950年10月14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图为毛泽东当时关于治理淮河的题词。


论述:

 

1931年10月14日  毛泽东、朱德发出红一方面军《收集攻土围炮楼经验的训令》。训令指出:土围子炮楼是土豪的最后营垒,为要争取广大群众,巩固根据地,捉得土豪筹款子,必定要完全消灭土围子炮楼。训令对打土围子的方法作了规定,并要求总部参谋处汇集攻土围炮楼的经验和方法,编为筑垒攻城教范,训练红军。随后,毛泽东在石城召集军事会议,部署拔除地主武装盘踞的山寨土围子的计划,确定主力红军与地方游击队相结合、政治攻势与军事斗争相结合的原则,提出对白色据点采取长围久困、先小后大、先易后难、逐个消灭的方针。

 

1940年10月14日  关于联络民族资本家参加苏北根据地建设问题,毛泽东致电周恩来、叶剑英。电报指出:苏北根据地的工作对全国有重大政治影响,而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正确政策,成为我们建立苏北模范抗日根据地的中心问题之一。因此请你们除对生活教育社人员加以联络,鼓励他们去苏北外(这是主要方面),同时亦对黄炎培等江浙民族资产阶级之代表加以联络争取工作,说明我们在苏北的各种政策,征求他们对苏北问题的意见,约请他们派人和介绍人到苏北去办教育文化事业,去投资兴办实业,并说明我们欢迎他们派人和介绍人参加苏北的政权工作和民意机关工作,以便经过他们,扩大我们争取江浙民族资本家的范围,并帮助我们巩固苏北根据地。

 

1942年10月14日  《解放日报》发表毛泽东撰写的社论《历史教训》。社论指出:希特勒的实力和他的野心之间的矛盾,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这个矛盾,表现在他采取避实击虚政策上面。一切他所避开的地点,都成了红军向他进攻的出发点。这样将迫使希特勒最后地放弃他的一切战略进攻。社论最后指出:整个苏德战争已经证明:只要人们不对法西斯讲慈悲,就是说,多一点勇气,法西斯就会失败的,这就是历史的教训。日本的实力与他的野心之间的矛盾,也是一定要把日本法西斯压得粉碎。

 

1943年10月14日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报告,第一次在较大范围公开点名批评王明路线。报告指出:王明路线曾企图占党的统治地位,一九三八年时曾危害过党,直到六中全会才在政治上克服了。王明路线的四个特点是:以速胜论反对持久战;以一切经过统一战线反对独立自主;军事上反对游击战,主张运动战;在组织上闹独立性,不服从中央,闹宗派主义。报告具体阐述了党在抗战中提出的十大政策,指出:当前各根据地最中心的任务是四项:第一是对敌斗争;第二是发展生产;第三是整顿三风;第四是审查干部。四项做好,党即可巩固,现在还只相当巩固,还不十分巩固。报告在谈到发展生产问题时,强调了合作社的重要性,指出:经过土地革命和减租减息的农民劳动,如果不进行从个体劳动转到集体劳动的第二个生产关系即生产方式的改革,则生产力还不能进一步发展。如果全边区的劳动力都组织在集体互助的劳动组织之中,全边区一千四百万亩耕地的收获就会增加一倍以上。这种方法将来可推行到全国。合作社问题基本上是一个群众观点问题,要想到群众。有无群众观点是我们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报告还阐述了马列主义的方法论,指出:一是理论同实际相联系,二是反对自发论,三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这篇报告节编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三卷。

 

1944年10月14日  为做好反攻的准备工作,毛泽东、朱德复电邓小平、滕代远等。复电指出:华北可能成为主要的决战战场。在决战开始前,日军可能在华北还有一时期最严重的“扫荡”与摧毁,我们应有此准备。在可能条件下,我军应乘虚尽量消灭伸入根据地内的伪军、日军的小据点,扩大根据地,但一般地暂时不打交通要道及较大城市(敌人“扫荡”时破袭交通要道与袭击较大城市在外)。

 

1950年10月14日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电报通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方针和部署,指出:在平壤、元山铁路线以北,德川、宁远公路线以南地区构筑两道至三道防御阵线。如敌来攻则在阵地前面分割歼灭之;如平壤美军、元山伪军两路来攻则打孤立较薄之一路。现在的决心是打伪军,也可以打某些孤立的美军。美军现尚停留在三八线,它进攻到平壤需要时间,由平壤再向德川进攻又需要时间。如平壤美军不向德川进攻,元山的伪军估计也难于单独进攻,这样就给我军的开进及修筑布防的时间。我军决于十月十九日开动。为着准备在十一月内在敌进攻德川区域时打一个胜仗,我们决定还是出发二十六万人(十二个步兵师、三个炮兵师)均开进为好。

 

1951年10月14日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致中国人民志愿军党委电。电报指出:中央对于志愿军全体同志在志愿军党委和彭德怀同志的领导下进行了一个整年的英勇奋斗,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表示欣慰与慰劳。目前的任务,是用一切努力争取最后胜利。目前国内情况很好,全党及全国人民热烈支援你们。国际形势也于我们有利,敌人困难甚多。我们也有困难,有些是很大的困难,但是可能克服的。只要同志们继续努力,并和朝鲜同志始终团结一致,最后胜利是可以取得的。

 

1982年10月14日  邓小平同宋平谈“六五”计划和长期规划问题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能源不够,不仅是“六五”期间的问题,也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问题。我们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能源、交通是重点,农业也是重点。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他在谈到加强科技队伍的管理时指出:我们不是没有人才,问题是能不能很好地把他们组织和使用起来,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他们的专长。现在科技人员一方面很缺,另一方面又有很大的窝工浪费,用非所学、用非所长的现象很严重。这样的管理形式不行。怎样打破军民界限、部门地方界限,合理使用,把全国的科技人员使用起来,并且使用得当,是个很大的问题。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第一位的就是科技队伍的管理使用问题。人才,只有大胆使用,才能培养出来。对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要放手提拔,在工资级别上破格提高。招聘也是个办法。我们要开一条路出来,让有才能的人很快成长,不要老是把人才卡住。人才不断涌出,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这篇谈话的要点以《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为题,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事件:

 

1950年

 

10月14日    政务院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51年,毛泽东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到1957年冬,治淮工程初见成效。

 

1979年

 

10月14日    中共中央批转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文件《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任务》,并发出通知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要放宽视野,把统一战线的范围搞得宽一些,只要赞成祖国统一,即使并不赞成社会主义制度的人们,也要团结。

 

1998年

 

10月14日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

 

2003年

 

10月14日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