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史方志百科

辽沈战役大获全胜东北解放

时间:2020-11-02  来源:  作者:

许昌党史上的今天

  1960年11月2日至17日,中共许昌地委宣传部根据中共中央和省、地委关于学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指示精神,举办了全区学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专职理论干部读书会。地委宣传部长作了学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动员报告。地委讲师团对各单位作了扼要辅导发言。与会人员认真地讨论了中央、省、地委的学习计划,研究安排了全区学习辅导问题。

党史日历

 

112

 

影像:​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图为人民解放军冲入“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大楼。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图为人民解放军冲入“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大楼。

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到达莫斯科。这是毛泽东在伏罗希洛夫陪同下检阅苏军仪仗队。
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到达莫斯科。这是毛泽东在伏罗希洛夫陪同下检阅苏军仪仗队。


论述:

 

1958年11月2日—10日  毛泽东在郑州主持召开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即第一次郑州会议),开始着手纠正“共产风”等一些“左”的错误。
       他在二日会议上讲话指出:公社要多搞商品生产,现在好像只有自给自足才是有名誉的,而生产商品是不名誉的,这不好。要扩大商品生产。以公社、联社为单位,搞工农业同时并举,搞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同时发展。
       他在三日会议上听取关于人民公社问题的汇报时,插话指出:必须使每一个公社,并且使每一个生产队,除了生产粮食以外,都要生产商品作物。每一个人民公社除生产粮食以外,必须大量生产经济作物,能够赚钱的,能够交换的,有农业品,有工业品,总之是生产商品。这个问题不提倡,以为人民公社就是个国家,完全都自给,哪有这个事。
    他在七日会议上讨论人民公社等问题时,讲话指出:小全民,大集体,人力、财力、物力都不能调拨。这一点需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有两种所有制,即全民的与集体的,两者混同起来不利。不完成“两化”——公社工业化、农业工厂化,产品不可能丰富,不可能废除商品交换。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还要加上一个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的差别。他对徐水县的做法提出批评,认为徐水县是独立王国,不实事求是。有些地方放钢铁“卫星”的数目也不实在,这种做法不好,要克服。要反对浮夸,实事求是,不要虚报。
       他在九日会议上谈到《十五年社会主义建设纲要四十条》草稿时,提出可不可以写这样一条:人民公社必须生产适宜于交换的社会主义的商品,以便逐步提高每个人的工资。要向两方面发展:一是扩大调拨,一是扩大商品生产。谈到工作方法时,指出:问题的中心是解决工作方法问题,实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提倡实事求是,不要谎报。《人民日报》最好要冷一点。要把解决工作方法问题当成重点,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实事求是。谈到对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的看法时,指出:这本书第二章讲商品,第三章讲价值法则,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很有必要。现在要利用这个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
       他在最后一天的会议上讲话指出:“大跃进”搞得人思想有些糊涂,昏昏沉沉。有的同志读马克思主义教科书时是马克思主义者,一碰到实际问题就要打折扣。要在客观实践中逐步认识这个客观世界,不到那个时候,矛盾没有展开,客观实践不反映到人们头脑中来,还不能认识。讲话提出必须研究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的客观法则,认识这个必然性,运用这个法则。还指出:现在,有些人大有要消灭商品生产之势。这是不承认客观法则的表现,是不认识五亿农民的问题。斯大林说不能剥夺农民。有些同志急于要宣布人民公社是全民所有,废除商业,实行产品调拨,这就是剥夺农民。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为什么怕商品生产?无非是怕资本主义。我看要大大发展商品生产。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九日和十日的讲话合编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

 

1959年11月2日—22日  刘少奇在海南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修订第三版)》下册和有关资料,并召集了九次学习讨论会。
       他在十三日的学习讨论会上提出“要研究经济中的主要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认为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所有制问题;二是人们在劳动中的相互关系;三是分配问题。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矛盾,要研究。全民所有制内部、集体所有制内部也有矛盾,也要研究。不要认为全民所有制内部没有问题了,有的,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之间,就有不少问题。他还指出: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这一提法是不对的。生产关系跑到生产力的前头,没有基础了,就会破坏生产力,如一九五八年的刮“共产风”,就会破坏生产力。
       他在十二月二十一日的讨论会上提出学习教科书后,对我们的计划工作、经济核算要好好研究一下。指出:经济工作越做越细,就是要全面的经济分析,要加强计算工作。不能只注意总产值,不注意成本、劳动生产率。那样,就会多花了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净产值比总产值更接近实际,各企业要注重净产值这个指标,好好搞经济核算。为了搞好经济工作,既要有政治挂帅,又要有经济核算,有计划工作的综合平衡。

 

1981年11月2日  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时,谈到台湾问题指出:我们对台湾的九条建议,现在台湾的反应是拒绝了。我们知道,它的第一个反应会是这样。我们也知道,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昼夜就可以解决的,需要时间。我们并不想“屈人之兵”,我们绝不是要使台湾处于投降、屈服的地位,我们提出的是对等谈判。相信总会有变化的。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但美国卖武器给台湾,实际上就干预、插手了中国的内政,给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造成了障碍。美国国务卿黑格六月来访时,我同他说,我们的头脑中始终存在着中美关系可能停滞或者后退这样一个问题。导致停滞或者后退,那不是中国干的事。我们的话说得很明白。至于台湾问题,我相信美国,还有日本以及其他很多朋友都可以做好多事情,来推动谈判。就美国来说,促进这个谈判,至少是推动接触,实际上就是维护亚太地区局势的稳定。而出卖武器、装备台湾,是出于什么意图呢?实际上是否定了我们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这对全球战略格局是一种破坏,至少是一个损伤。

 


事件:

 

1957年

 

11月2日-21日 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庆典,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以及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会议通过《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宣言》(即《莫斯科宣言》)及《和平宣言》。

 

1958年

 

11月2日-10日 毛泽东在郑州召集中央工作会议(即第一次郑州会议)。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中共中央相继召开中共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郑州会议、中共八届七中全会等一系列会议,初步纠正已经察觉到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左”的错误。

 

1993年

 

11月2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文选收入作者一九八二年至一九九二年间的著作,一百一十九篇。同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1994年11月2日,《邓小平文选(一九三八——一九六五年)》和《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经过增补和修订,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二版,分别改称《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二卷。

 

2015年

 

11月2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确立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

 

2017年

 

11月2日    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的意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