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党史上的今天
1959年12月11日至17日,中共许昌地委在长葛召开全民办电现场会。会议研究制定《1959年12月份和1960年全民办电的规划以及实现规划的具体措施》,要求贯彻执行以土法、小型、社办、水力、生产为主的方针,实行“先土后洋,以土代洋,土洋并举,水火并举”,两条腿走路。
党史日历
12月11日
影像: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杨殷、周文雍、聂荣臻等,领导了广州起义。这是广州起义时的工人赤卫队。

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举行,创建红七军,次年2月1日,龙州起义爆发。从此,百色成为全国瞩目的红色根据地之一。图为旧时百色。

红军总政治部机关报《红星》报的一期。《红星》报创刊于1931年12月11日,前后共102期。1933年夏,邓小平受到批判后,担任此刊编辑。
论述:
1948年12月11日 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东北野战军电。电报指出:东北野战军主力十二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数日内即取神速动作(不惜疲劳,不怕减员,不怕受冻受饥),以六个纵队包围天津、塘沽、芦台、唐山诸点之敌。其办法是以两个纵队位于廊坊、杨村诸点,以五个纵队插入天津、塘沽、芦台、唐山、古冶诸点之间,隔断诸敌之联系。各纵均须构筑两面阻击阵地,防敌逃跑。然后休整部队,恢复疲劳。我们的真正目的不是首先包围北平,而是首先包围津、塘、芦、唐诸点。力争先歼塘沽之敌,控制海口。只要塘沽(最重要)、新保安两点攻克,就全局皆活了。敌向徐州、郑州、西安、绥远诸路逃跑,是没有可能或很少可能的。唯一的或主要的是怕敌人从海上逃跑。从本日起的两星期内,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例如对张家口、新保安),有些则是隔而不围(即只作战略包围,隔断诸敌联系,而不作战役包围,例如对平、津、通州),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敌。尤其不可将张家口、新保安、南口诸敌都打掉,这将迫使南口以东诸敌迅速决策狂跑。为着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诸敌南下,我们准备令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于歼灭黄维兵团之后,留下杜聿明指挥之邱清泉、李弥、孙元良诸兵团(已歼约一半左右)之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攻击次序大约是:第一塘芦区,第二新保安,第三唐山区,第四天津、张家口两区,最后北平区。
平津战役自十一月二十九日开始,至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一日结束,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五十二万余人,使华北地区除归绥、太原等少数据点外,全部获得解放,并使华北、东北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这封电报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1952年12月11日 周恩来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作报告,指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许多有利条件,也还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在建设中,任何部门的计划都要有中心、有重点,就是说,目前国家建设不是百废俱兴。比如工业建设,总要以钢、煤炭和石油的生产、铁路的修建为主要关键。我们要站在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树立整体、重点、先后和全面的观念。报告强调:对于卫生工作,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必须把爱国卫生运动坚持下去,达到普遍深入和经常化。卫生工作必须与群众运动结合,才能将成绩巩固起来并向前发展。如果不与群众运动结合,卫生工作“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三大原则,就不可能很好地贯彻。建议卫生工作的方针增加一条,即“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1954年12月11日 毛泽东同缅甸总理吴努谈话。谈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指出:我们的方针是同你们友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大发展,还要根据五项原则做些工作。我们应该采取些步骤使五项原则具体实现,不要使五项原则成为抽象的原则。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方针,是适合我国的情况的,我国需要长期的和平环境。五项原则也是适合你们国家的情况的,适合亚洲、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的情况的。对我们来说,稳定比较好,不仅是国际上要稳定,而且国内也要稳定。我们希望你们国内和平。至于具体地如何取得国内和平,那要你们自己处理。共产党的问题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因为大多数国家都有共产党。因此各国都要自己处理自己的问题。每一国都有几种党。对于这几种党,我们不能表示反对哪些党,赞成哪些党。我们只能以每一国的政府为对象来解决问题。谈到革命问题时指出:一个国家靠外国的帮助,靠别国的党的帮助,而取得革命的胜利,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东欧各国,是因为苏联军队同纳粹德国作战时占领了这些国家,不然的话,靠外国的帮助,靠外国输出革命,而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我们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革命不能输出。谈到大国小国的问题时指出:国家不应该分大小。我们反对大国有特别的权利,因为这样就把大国和小国放在不平等的地位。大国高一级,小国低一级,这是帝国主义的理论。一个国家不论多么小,即使它的人口只有几十万或者甚至几万,它同另外一个有几万万人口的国家,也应该是完全平等的。这是一个基本原则。既然说平等,大国就不应该损害小国,不应该在经济上剥削小国,在政治上压迫小国,不应该把自己的意志、政策和思想强加在小国身上。既然说平等,互相就要有礼貌,大国不能像封建家庭里的家长,把其他国家看成是它的子弟。不论大国小国,互相之间都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友好的和互助互利的关系,而不是不平等的和互相损害的关系。谈到对干涉内政含义的理解时指出:有四种情况:第一,同盟国家为了反对侵略,和共同的敌人作战时,一个同盟国家的军队可以到另一个同盟国家的土地上去,这不是干涉内政。第二,一个国家到另外一个国家的土地上去建立军事基地,附带军事和政治条件的援助和贷款,在另外一个国家建立的宗教机关进行间谍活动等,都是干涉内政。第三,纯粹属于内政范围的事,如民族之间或党派之间的斗争,如果外国介入,就是干涉内政。第四,请外国的教授和专家,这不是干涉内政,这是互助。
事件:
1927年
12月11日 在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黄平(1932年12月在天津被捕叛变)、周文雍、恽代英、杨殷、叶剑英、聂荣臻等领导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警卫团和广州工人赤卫队、市郊农民发动了广州起义。起义军一度占领广州绝大部分市区,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在优势敌人的进攻下,起义失败,张太雷和许多同志壮烈牺牲。退出广州的起义军一部分转移到海陆丰参加革命斗争,一部分到广西左、右江一带同农民起义军汇合。广州起义是对国民党屠杀政策的又一次英勇反击。
1929年
12月11日 邓小平和张云逸、雷经天、韦拔群等领导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教导队和右江农民军,举行百色起义,建立了红七军,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兼政治委员。接着,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翌年2月,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等又领导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广西警备第五大队于龙州举行起义,成立了红八军,俞作豫任军长,邓小平兼政治委员。李明瑞任第七军、第八军总指挥。同时成立了左江革命委员会。从而形成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2013年
12月11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