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史方志百科

党史上的今天8月4日

时间:2022-08-04  来源:  作者:党史研究室

  历史瞬间

1977年8月4日—8日,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1977年8月4日—8日,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重要论述

  1935年8月4日—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沙窝召开会议,讨论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的形势和任务等问题。毛泽东在会上多次发言指出:(一)西北地区进攻的敌人主要是蒋介石。从总的方面看,蒋介石的统治不是强了,而是削弱了。(二)西北地区的特点,是统治阶级最薄弱的一环,帝国主义势力最弱的地方,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方,因靠近苏联在政治上物质上能得到帮助。困难是人口稀少、物质条件缺乏、交通不便、气候条件不好等,这些都能克服。要用全力实现在西北首先是甘肃地区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有了总的方向,两个方面军会合后,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三)中央在这个区域的第一个任务,是要使一、四方面军和兄弟一样地团结。中央军委应负起使两个部队融洽起来的责任。会上,张国焘在发言中对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方针表示怀疑。周恩来指出: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力量,现在的最高原则是取得作战胜利,其他问题要服从这个原则。会议通过张闻天起草的《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重申中央两河口会议确定的集中主力北进、创造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强调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和一、四方面军的团结,并提出“创造出西北苏区根据地”的口号。

  1939年8月4日—1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期间接连召开会议,听取周恩来的长篇报告。报告共四个部分:抗战两年的总结;目前时局的关键;统一战线诸问题;南方党与军队。报告引用大量历史资料,对两年抗战和国内外时局作出分析指出:中途妥协与内部分裂是目前的两大主要危险。目前克服危险的主要任务是:坚持抗战到底,反对妥协投降;坚持全国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为要保证这三大任务的实现,必须使国民党进步,使军队进步,使中间分子进步,使国共关系进步,使统一战线进步,以促进国内阶级关系变化向着一个利于抗战的方面发展,而尤其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边区的巩固与发展——这是以上一切进步与分化的基本保障。

  报告根据两年来国共合作的实践,指出:当前统一战线的特点既是民族的、民主的,也是社会的。这三方面的特点是不平衡的。过去一个时期统一战线没有向好的方面发展,而是处在逆转中,目前虽有些变化,但还不是逆转的中止。因为蒋介石的思想基本是反共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统一战线不仅是不平等的而且也不是公开法定的,使中国统一战线具有片面性的弱点。

  报告还全面阐述了党的统一战线的原则、策略和方法,指出:在斗争上,我们要不失立场,但不争名位与形式;我们要坚持原则,但方法要机动灵活,以求达到成功;我们要争取时机,但不要操之过切,咄咄逼人。在组织上,要不暴露,不威胁,不刺激,以求实际的发展,但不能走向死路,也不要自投陷阱。在工作上,要使竞争互助让步相互为用,但竞争不应损人,克己互助不要舍己耘人,让步不能损害主力。在方式上,要讲手续,重实际,勤报告,重信义,守时间,以扩大影响,便利工作。要保持坚定的立场,谦诚的态度,学习的精神,勤勉的工作,刻苦的生活,高度的警觉性。

  党史回眸

  1926年

  8月4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惩治贪污腐败的文件。

  1941年

  8月4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敌伪军伪组织工作的决定》。《决定》指出,对敌伪斗争不能仅仅依靠军事活动,更重要的是开展反敌伪的政治活动。对敌伪军伪组织的工作,便是这种政治活动的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对敌军主要是开展瓦解工作;对伪军伪组织的总原则是,争取同情分子,控制两面派,打击坚决作恶分子。

  1950年

  8月4日 政务院第四十四次政务会议通过《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这个决定是以1933年瑞金苏维埃中央政府制定的《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和《关于土地改革中一些问题的决定》为基础,根据新的情况加以补充后制定的,它为土地改革中正确划分阶级成分提供明确的政策依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