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史方志百科

党史上的今天11月29日

时间:2022-11-29  来源:  作者:

  重要论述

  1949年11月29日

  毛泽东主持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并讲话。讲话首次提出关于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总体设想:三年五年恢复,十年八年发展,过三关以后就好办了。第一关战争,第二关土改,到社会主义这是第三关,就好过了。在一九五一年二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把上述设想概括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并被会议确定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构想。

  1962年11月29日

  邓小平接见参加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和监察工作会议与会人员,着重谈执政党的建设等问题。谈话提出:(一)党要管党。(二)执政党的建设问题。第一,千万不能忽视。搞不好要亡党亡国。第二,要认真建立和健全党和国家的民主集中制。第三,执政党对党员、对干部要更严。(三)干部问题。要逐步从制度上、习惯上、风气上做到干部职务能上能下。要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要执行中央关于干部交流的决定。(四)监察工作。要加强监察机关,监委增加编制。监委与党委的关系问题,监委对同级党委的问题要反映情况,监委有权反映,是职责范围。这篇谈话节编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一卷。

  2005年11月29日

  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阐述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注重克服市场的缺陷和防范其可能引发经济的较大波动。特别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改革攻坚的过程中,更需要通过宏观调控实现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这些年来,无论是扩大内需还是抑制需求过旺,无论是克服通货紧缩还是治理通货膨胀,都是我们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需要进行的宏观调控。健全的市场机制,有效的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统一于经济运行的全过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过程,实质是加深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这篇讲话的一部分以《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为题,收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部分内容收入《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2016年11月29日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发表讲话指出,朱德同志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革命成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爱戴和崇敬。朱德同志在毕生奋斗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范,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他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老一辈革命家和千千万万革命先辈毕生奋斗追求的目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锐意进取,顽强奋斗,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为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2019年11月2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他强调,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要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责任制。

  党史回眸2012年

  11月29日 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