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莲城党建

用细心换来安心 用爱心凝聚信心

时间:2022-01-27  来源:  

  魏都区颍昌街道办事处宋庄社区返乡大学生组成的志愿团队。

  《平凡的世界》里说:“生活中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

  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胜利,但魏都区各个卡点的疫情防控仍没有放松,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们每天依旧认真做好出入登记、查验健康码……

  在一个个卡点,我们看到最亮眼的颜色是“志愿红”。他们有赋闲在家的老党员,有工作之余加入志愿服务的“上班族”,也有大学生……

  每一位忙碌奔走的志愿者身影,如同绽放夜空的点点星火,照亮温暖这个特别的冬天。平凡,亦不凡;无名,亦英雄。他们用默默奉献诠释志愿服务精神,用凡人星火点亮人间大爱。

  1月24日,记者从魏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了解到,共有9000余名志愿者助力魏都区疫情防控工作。

  星星之光照亮在最需要的地方

  扛起党旗,佩戴党员徽章。1月24日一早,魏都区西大街道办事处豫园社区63岁老党员李文顶就和辖区的多名志愿者一起,在小区门口的防控卡点,开始了一天的执勤。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是责任,更是党员的使命。”李文顶说。

  其实,像李文顶这样的党员志愿者还有很多。从1月3日起,魏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一时间发布了《关于加强科学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通知》《魏都区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令》,引导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安全有序投入到疫情检测、卡点值班、便民服务、社区排查等志愿服务工作中来。

  “我要报名当志愿者!”……招募令一出,魏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每天都会接到这样的电话。

  令似风雷,爱如潮涌。

  在这轮与疫情赛跑的跑道上,党员志愿者们勇当“急先锋”,把“红色堡垒”建在社区,组织大家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党员更是带头组织、发动群众联防联控,党旗飘扬在各个卡点。

  魏都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组建3个莲心志愿服务团微信群、13个莲心志愿服务群,第一时间调度志愿者。

  魏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聚焦群众需求,精准对接辖区防控工作,先后集中组织了党员先锋志愿队、社区志愿服务队、社会志愿服务队、心理援助小组等多种志愿力量,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

  楼栋值守劝导、入户摸底排查、体温监测、为居民送菜送药充燃气卡、联系出租车送病人就医、给老弱病残户配运送物资、宣传政策信息……志愿者变身全能者。“物资配送员”“体温登记员”“信息调查员”“心理疏导员”“疫情宣讲员”……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志愿者们就出现在哪里。

  志愿者勇敢逆行,带来众志成城。

  魏都区党员志愿者5000余人和招募的大学生、社会爱心人士等3540余人,共同参与入户排查登记、防疫知识宣传、防控文明引导、封闭区域服务、病毒环境消杀、防疫物资搬运及关爱一线医务人员等志愿服务,为助力全区疫情防控工作充实了人员力量。

  战“疫”一线闪耀着他们的身影

  “我报名!”“我参加!”“让我上!”“随时待命!”……一声声请战,诠释着了责任与担当。

  递棉签、将棉签装进试管里……1月18日,魏都区文峰街道办事处游园社区大学生志愿者尚硕硕,经过紧急培训,帮助医护人员为辖区居民作核酸检测。

  在核酸检测现场,尚硕硕穿着防护服,快速帮助医务人员将棉签装入试管。“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觉得这个寒假最有意义。在当志愿者的这些日子,我明白了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与作为。”尚硕硕说,疫情防控一线就是另外一个学校,教会他如何面对困难。

  “我们是‘消杀勇士’,我们要为这座城市筑起最坚实的防线。”汉风救援队的志愿者们每天背着喷雾机开展消杀,被称为“病毒的杀手”“逆行的勇士”。

  魏都区文化馆主动发挥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作用,克服困难,在有限的条件下创作出一批抗疫情主题文艺作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以“艺”战“疫”。

  魏都区文化馆在疫情期间创作了《文化魏都》抗疫特辑3部、《文化魏都》书画特辑、《抗疫漫画特辑》《魏都抗疫日记》《亲爱的妈妈》等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充分展现了魏都干群齐心协力战疫情的坚定决心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魏都区紧密结合“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商共治”红色治理,按照“一个卡点一个党支部”的要求,迅速在小区(卡点)建立(临时)党支部,让党旗飘扬在一线、党支部筑牢在一线、党徽亮明在一线、党员战斗在一线,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疫情防控中始终保持全覆盖。

  各个小区(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势,依托“一核两翼”,组织动员党员、网格员和志愿者等参与疫情防控,从严做好人员排查,加强健康码和行程码查验、体温检测、居家隔离、公共设施消毒等日常防控管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在小区楼栋、在卡点、在生活物资转运现场,“志愿红”成为特殊时期最亮的色彩,成为抗疫的生力军。

  他们饿了就地吃碗泡面,困了就趴在路边台阶上眯一下,每一个托举、每一趟搬运都转化成抵抗病毒的磅礴力量。

  他们坚守在各自岗位上,用榜样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守护着城市的安全,让人温暖和感动。

  志愿之光传承崇德向善的力量

  上阵父女兵,并肩战疫情。在魏都区颍昌街道办事处七里店社区,有一对父女冲锋在前,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00后”大学生周靖晗在父亲周建斌的影响和感召下,和父亲一起并肩奋战在抗疫一线,成为疫情防控中的父女兵。

  李晓慧是魏都区五一路街道办事处万里社区的工作人员,女儿王思远是信阳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1月20日,虽然出入小区的人多了,但母女俩不放松,登记,检查健康码……她们依然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妻子郑小丽、丈夫闫永刚,他们一个是志愿者,一个是魏都区五一路办事处碾上社区网格长。他们忙碌在疫情防控一线,“舍小家,为大家”。他们坦言:“只要能确保居民平安,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其实,在魏都区有很多夫妻、父子、母女、姐妹、兄弟、爷孙,甚至全家一起上,人人争当志愿者,为抗疫集聚了强大合力。

  还有魏都区民政局15名志愿者历经4小时,齐心协力完成500个共计5吨加装蔬菜包,助力全区“魏”禹行动。

  北大爱心粥屋、莲心志愿团的志愿者们,发挥自身优势,每天做粥,为坚守在一线志愿者、工作人员送上一碗热腾腾的粥。据悉,仅腊月初八那天,他们就送了600份腊八粥和熬菜。

  一粒粒微小的沙子,筑起了防控疫情的钢铁长城。

  如今,随着疫情形势好转,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有序恢复。魏都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心理援助小组,为集中隔离人员进行心理援助,帮助因疫情产生情绪等问题的人员尽快摆脱心理困境。

  同时,该中心还联合阳光天使心理咨询中心,开通24小时公益援助热线,为广大民众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援助、心理危机干预等免费心理卫生服务,为战胜疫情筑起强有力的心理防线。

  星火如炬,驱散了疫情笼罩的阴霾。

  正是这样一群人,用细心换来安心,用爱心凝聚力量,用信心决战疫情。 他们像一盏灯,点亮自己,照亮别人;他们是一束光,温暖着一座城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