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襄城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南区)的河南首恒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恒新材料),看见各类管线纵横交错,生产线上巍峨耸立的装置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首恒新材料成立于2019年,由河南平煤神马首山碳材料有限公司和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3亿元建设而成,主要建有环己醇设备、脱氢制环己醇设备等,2021年竣工投产。
首恒新材料以河南平煤神马首山碳材料有限公司的副产品精苯和氢气为原料,以焦炉干熄焦副产的大量蒸汽为热源,实现资源的就地转化,是煤焦产业链的延伸。其生产的环己醇产品直接被送至“中国尼龙城”——平顶山市的己内酰胺和尼龙化工公司使用,年销售收入达20亿元。
为进一步提高智能化水平,2022年,首恒新材料引进了先进的过程控制系统(APC)。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资源利用率。
“根据计算,使用APC后,我们公司的年蒸汽消耗量降低了3%,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能耗。”首恒新材料机动部副部长陈聪告诉记者。
作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首恒新材料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首恒新材料引进了生产执行系统(MES)。MES是一套面向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为企业打造一个扎实、可靠、全面、可行的制造协同管理平台。
在陈聪的指引下,记者见到了正在运行的MES。人员定位图上,生产现场所有工作人员所处的环境和轨迹清晰可见。
“我们所有员工都佩戴了定位卡,还会设置电子围栏。如果员工误闯自己工作范围外的区域,定位卡就会自动报警;在入口设置人脸识别机器和摄像头,确保定位卡与员工本人匹配。”陈聪告诉记者。
APC和MES的使用,优化了管理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员工安全提供了保障。
在推进智能化改造的同时,首恒新材料积极进行绿色化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我们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排出少量含油气体,原来的处理方式是回收后进行焚烧,这样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陈聪告诉记者。
为解决这一问题,首恒新材料安装了VOCs油气回收设备,对回收后的含油气体进行分离处理,分离后的氮气可以重新投入使用。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省成本约300万元。回收的废油可作为产品出售给相关企业。
除此之外,首恒新材料还积极进行了中水回用。“之前我们公司会对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符合环保标准,可以在内部使用,但是无法进行回收,必须送至污水处理厂回收,公司用水时要再次购买原水。”陈聪说。
开展中水回用后,首恒新材料可以直接对处理后的水进行回收,并循环使用。相关设备最大处理能力为50t/h,按照现在的运行负荷40t/h计算,每年可节约污水处理费和原水费用320万元。
“接下来,我们将加快APC安装步伐,并对MES进行优化升级,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自动化率,走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道路。”陈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