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许昌新时代

文化赋能绘新景

时间:2024-08-20  来源:许昌日报  作者: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8月18日下午,走进位于禹州市山货回族乡楼陈村的璞惠书舍,看到中央区域摆放着几张宽大的木桌和几把舒适的木椅,书架上各类书籍分类摆放,从儿童绘本到经典名著、从农业科技到历史哲学应有尽有。几盆翠绿的绿植,为这个学习空间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鼠和牛是最好的朋友。小老鼠偷偷藏在牛的耳朵里,当牛到达天宫时,便迅速跳了出来,成为十二生肖‘第一名’……”璞惠书舍里,孩子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沉浸在浓厚的“书香味”中。

  “璞惠书舍于2022年3月开始筹建,当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面积约150平方米,现有生活、少儿、文学、社科等10余种3000余册图书,开放近两年时间累计接待2万余人次。”楼陈村党支部书记刘松叶说。

  璞惠书舍负责人朱春木介绍,自开放以来,这里便成为孩子们和成人学习的乐园。“我很喜欢这里的氛围。暑假以来,我每天都要和同学一起来看书、学习。”楼陈村学生赵宇烁告诉记者,璞惠书舍让他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

  村民纷纷表示,璞惠书舍的建立让他们的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书舍开放后,村里打牌、闲逛的人少了,看书、借书、学习的人多了。”村民马伟感慨道,“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在农闲时有所收获。”

  璞惠书舍正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璞惠书舍开放近两年来,不仅成为村民获取知识、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还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生动实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这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还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刘松叶说,“作为直接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我们有责任确保优质文化资源真正惠及广大基层群众,满足大家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璞惠书舍的成功运营,离不开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刘松叶表示,璞惠书舍的建立和运营,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

  “璞惠书舍由上海璞惠公益基金会投资30万元建设。我们整合了多方资源,包括政府支持、社会捐赠和个人捐赠,共同打造了这个集图书借阅、学习交流、读书沙龙于一体的多元知识空间。”刘松叶说,“这不仅打通了乡村群众阅读的‘最后一公里’,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为进一步激发村民的阅读兴趣,提升文化素养,楼陈村还依托璞惠书舍,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从搭戏台、唱大戏到举办“村晚”,再到开展“读书月”活动,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盛宴。

  随着亲子阅读的兴起,楼陈村紧跟时代步伐,开展了多场亲子阅读活动。省选调生、楼陈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关勐联合村“两委”干部和志愿者,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了“书香满楼陈阅读伴童行”亲子阅读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阅读习惯,还增进了亲子感情,让好家风在阅读中悄然传承。

  “下一步,楼陈村将拓展服务内容、挖掘平台功能,依托璞惠书舍开展更多接地气、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努力让全民阅读‘活’起来,让群众的精神粮仓‘富’起来,通过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让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刘松叶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