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利辉
核心提示
乌镇,一个美丽的江南小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举办地、全球互联互通的代名词。在许昌,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邮)许昌基地(以下简称北邮许昌基地)的入驻与发展,标志着全国首个“5G泛在小镇”启动建设,让人们对“中原乌镇”充满期待。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邮)基地何以花落许昌?许昌凭什么创建全国第一个“5G泛在小镇”?
推动5G发展,许昌先行一步
“5G不仅能大幅度提升移动通信服务水平,改善用户的体验,满足未来万物互联的需求,而且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迅速撬动万亿元量级经济产出。”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说。
他认为,打造“5G泛在小镇”是构建智慧之城的一步妙棋、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支撑点。
许昌虽然地处中原腹地,但是城市决策者对引导时代潮流的5G技术有着深刻的认知,及早谋划、率先发力。
2017年,《许昌市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出台,明确将5G作为要做强的重点优势产业之一,未来达到千亿元量级产业规模。
2017年4月28日,许昌市政府与北京邮电大学、河南省863软件孵化器有限公司签订信息技术产业领域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北邮许昌基地、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技术转移中心,共同打造“5G泛在小镇”,策划举办峰会、论坛,打造新的城市名片。
“许昌市委、市政府有眼光、有魄力,在引进和发展‘5G泛在技术’方面可谓先行一步。”张平说,“双方将以5G泛在为引领,把许昌打造成河南省乃至全国的技术高地,最终使5G泛在成为许昌的一个新标签。”
厚植优势,许昌5G发展底气足
自2018年以来,许昌已投入近亿元扶助北邮许昌基地建设。
多次来许昌参观、考察的张平认为,许昌与北京邮电大学的合作可谓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区位优势明显。许昌既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又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动与周边毗邻城市融合发展的重点城市。新郑国际机场许昌航站楼将机场“搬”至许昌,许昌东站是省内第二大高铁枢纽站,京港澳、郑尧等高速公路连接许昌与郑州。尤其是“川”字形高铁网络、许昌至郑州城际快速通道等重点交通工程完工,为许昌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撑。
产业基础雄厚。许昌的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60%,工业竞争力居全省第三位。多年来,许昌着力推动电力装备、超硬材料及制品、食品及冷链等特色优势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重点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企业有410多家,彰显强大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民营经济活跃。许昌曾被李克强总理誉为“河南的温州”,共有“森源”“黄河”等4家民营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0家民营企业入围河南省民营企业100强。
先进制造产业发展迅速。我市提出“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的先进制造产业发展思路,持续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改造升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
环境优良。许昌是全国知名的“花木之都”,拥有近百万亩花木林海,被誉为“中原之肺”;打造了“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水系格局,全长80多公里的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成通水,芙蓉湖、鹿鸣湖、北海、鹤鸣湖等波光粼粼,河畅、湖清、水净、岸绿的美景渐次展现。
产学研融合发展,打造“许昌模式”
目前,许昌已经有了一个很宏伟的发展目标,需要一系列信息技术的支撑。
“北邮许昌基地能把实验室的一些成果应用在许昌的方方面面,提高许昌的信息化水平,把许昌打造得更具特色、更加亮丽。”张平说,“北邮许昌基地还要根据许昌工业、信息产业的实际需求,将科研成果在许昌落地,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为‘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规划作出积极贡献。”
北邮许昌基地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北邮许昌基地将锐意创新,不断摸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北邮—许昌’模式,形成双向反馈互动的关系。”张平表示,一方面,北京邮电大学是先进技术的源泉,基地是成果转化的载体,许昌是应用实践的试验田;另一方面,许昌是需求的牵引方,基地是工程学术的对接器,北京邮电大学是科研依托的基石。
这些充分体现了北邮许昌基地的定位。
“窗口”——展示信息通信前沿科学技术重大成果转化孵化、产业融入。
“桥梁”——通过实验室平台和科研活动,让业界有机会接触许昌。
“共建”——谋划与“5G泛在小镇”一起作为移动泛在信息科研重大项目试验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