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许昌新时代

打造时代精品 提升许昌形象

时间:2022-09-15  来源:  作者: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许昌投资最大的单体项目——郑许市域铁路工程(许昌段)开工建设以来,吸引着众多许昌人的目光,预计今年年底将通车运营。自2017年12月以来,来自河北保定的“70后”何丽坤就参与到该项目建设中来,见证了郑许市域铁路工程建设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

  坚持党建引领

  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项目一线

  郑许市域铁路是国内第一条连接两座城市核心区域的市域铁路工程,也是郑州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骨干线路。其北端起于郑州航空港区长安路北站,南端止于许昌高铁东站,线路全长67.13公里,设车站27座。项目由郑州段和许昌段分别进行建设,其中许昌段线路长33.7公里,设车站11座。

  2017年12月,根据工作需要,老家在河北保定的何丽坤来到了许昌。“这是我第一次来河南,也是第一次来许昌。”8月25日,在郑许市域铁路许昌东站,何丽坤说,“当时,看到许昌城市高楼林立,道路宽敞整洁,绿化也很好,感受到了许昌作为宜居城市之美。我们来许昌之后,就参与到了郑许市域铁路工程(许昌段)的建设之中,许昌人非常热情,对我们也很好,现在我觉得许昌已经是我们的第二故乡了。”

  作为第一项目部的党支部书记,何丽坤已有20多年的党龄,他深知党建引领对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我们承担了从许昌东站到桥隧分界点全长4.25公里的施工。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施工进度,我们组建了不同的党小组,攻坚克难,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项目一线。”据何丽坤介绍,自开工以来,项目部坚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施工理念,明确“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通过“创岗建区”“双标共建”工作计划方案,有力保证施工质量、进度、安全可控,为促进重点项目加速建设“打头阵、作先锋”带了个好头。

  打造时代精品

  见证工程点滴变化

  “由于我们承建的工程大都是在地下,施工难度大、风险系数高,不仅要克服高温高湿的环境,而且还要克服作业环境复杂等难题。”何丽坤说,郑许市域铁路工程(许昌段)地下区间,起于许昌东站(地下车站),经过鹿鸣湖站(地下车站),止于鹿鸣湖站和永兴东路站之间的桥隧分界处,左右线共5800米长,3台盾构机先后下井开挖。

  2019年8月16日16时,在郑许市域铁路鹿鸣湖站至永兴东站区间一处工地内,随着巨大的盾构机缓缓驶入接收井,现场的建设者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这是郑许市域铁路第一个实现“双线”贯通的盾构区间,成为郑许市域铁路建设又一标志性成果。“这是许昌第一次采用盾构机施工工艺,可以说开创了施工工艺的新纪元。”何丽坤说,施工工人们克服了雨季施工、高温作业等诸多挑战,为后续铺轨作业和2022年通车运营赢得了宝贵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郑许市域铁路工程已经进入施工收尾阶段。“可以说,这几年时间里,我见证了郑许市域铁路工程建设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从冷滑、热滑再到空载试运行,距离真正通车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项目提升城市品质

  希望“第二故乡”发展越来越好

  根据日前许昌市举行的听证会材料显示,郑许市域铁路运行车辆设计时速为120公里,从许昌高铁东站到郑州新郑机场运行时间约50分钟。“今年年底预计就要通车运营了,我们非常期待这一天。”何丽坤说。

  这么多年,为了郑许市域铁路工程(许昌段)建设,除了过年外,何丽坤很少回家。“其实我也挺想父母、妻子和孩子,有时候也想陪伴他们。”何丽坤说,但工程干起来就不能停。作为许昌“龙头工程”的参建人员,他们有责任和义务将郑许市域铁路保质保量建设好。

  如今,很多人都非常期待能乘坐郑许“铁路公交”出行。郑许市域铁路通车后,郑州、许昌两个隔首相望的“点”将连成一条携手共进的“线”,推动两地融合发展。“郑许市域铁路正式通车运营后,将成为许昌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无论是探亲访友还是外出旅游,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乘坐城际铁路,大大提升了幸福感和获得感。”何丽坤说,他希望许昌在下一个十年发展得越来越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