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许昌新时代

我市举行“非凡十年 出彩许昌”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2-09-21  来源:  作者:

  9月20日,我市举行“非凡十年 出彩许昌”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人社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围绕“幸福民生”专题,向社会发布了十年来我市在教育、社会救助、医疗、就业等方面的工作亮点和阶段性成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工作党委和政府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各界关注。发布会上,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桂勇翔介绍,十年来,我市逐步解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等民生问题,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成效。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7.24%,比十年前提高28.54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76%,提高8.56个百分点;普通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88.82%,提高3.82个百分点,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明显增强。十年来,我市深入推进教育攻坚,打造了教育发展“许昌模式”,创新了“许昌品牌”,探索了“许昌做法”,形成了“许昌经验”。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十年惠民路,十年民政情。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淑芹介绍,过去十年,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用心用情用力,努力做好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十年救助政策惠及更多困难群众,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1836人、农村低保对象62877人。十年间,年均享受低保的人员达到9.9万人;十年救助水平实现稳步提升,城市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260元提高到630元,农村低保标准从每人每年1400元提高到5400元,分别增长了1.4倍、2.9倍;十年救助服务处处体现真情,构建了“纵向贯通、横向衔接、部门联动、立体覆盖”的社会救助格局,真正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回顾十年历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许昌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冉高垒介绍,过去十年,我市先后三次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届满复审,连续10届20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电子健康卡应用、城企联动普惠养老等多项工作被列为国家试点,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十年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约70亿元,建设卫生重点项目40余个,2021年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965个,每千人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由2010年的2.69张、1.12人、0.96人分别增加到2021年的6.15张、2.75人、2.76人;这十年,是我市卫生健康事业投入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健康实惠最多的一个时期,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博介绍,十年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约80万人,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17万人,帮扶困难人员就业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7万人。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新增就业连续10年年均增加7.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左右;人才集聚效应进一步彰显,“许昌英才计划”更新到3.0版,在全省成立首家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实现高层次人才服务的“有形化、窗口化、阵地化”。先后引进92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1004名高层次人才,人才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创业带动就业成效进一步显现,全市返乡创业农民工达到12万人,累计创办实体12.2万家,带动就业53.1万人,禹州市、襄城县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就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网络体系,将岗位信息直接送村进户到人,实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全天候线上线下无障碍享受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十年来,我市在教育、社会救助、医疗、就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极大增强了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市将持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生实事精准发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河南省驻许新闻媒体、许昌市新闻媒体以及网络媒体的20余名记者参加发布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