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许昌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厂,操作人员通过远程控制,将生活垃圾“变身”为清洁能源。 许廷合 摄
小区里,蓝色、绿色、红色、灰色垃圾桶整齐排列,居民将不同类别的垃圾投放到对应垃圾桶内;生产车间内,建筑垃圾经粉碎、加工,“变身”为规格不同的再生砖;静脉产业园内,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逐步形成回收、分拣、拆解、加工和无害化处置的完整“无废产业”链条……近年来,魏都区在“无废城市”建设中改颜换貌。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在许昌欧绿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中,这句话得到充分印证。9月18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剩菜剩饭、烂菜叶、水果皮等餐厨垃圾经过分离、加热、分解等处理后,不仅能产生沼气,能发电上网,还能制作有机肥料。据了解,欧绿保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引进德国先进技术,采用“预处理+厌氧发酵+沼气利用+沼渣沼液利用”的工艺路线,年处理餐厨垃圾可达 3.65 万吨。餐厨垃圾经预处理后可分离出绿色无害的油脂类产品,经厌氧发酵后还可产生沼气用以发电或作为燃料,年产沼气可达 365万立方米,年二氧化碳减排量 5700 吨,有效提高了全市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对于有燃烧值且无法高值化利用的生活垃圾,许昌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通过焚烧处理,把垃圾中的生物质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为了将生活垃圾“吃干榨尽”,焚烧后产生的炉渣,将成为在建的许昌垃圾焚烧发电滤渣综合利用项目的原料。该项目建成后将年处理炉渣 183万吨,预计生产环保压缩砖 9000 万块。
“无废城市”建设,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美丽而艰巨的工作。魏都区坚持创新驱动,全力打造“无废城市”地方特色。辖区许昌德通固废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振动搅拌技术,现场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置,就地转化为再生骨料,直接应用到游园、道路、广场、景观等建设中,有效解决了建筑垃圾在运输中产生的扬尘、抛洒、尾气排放等二次污染,城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 99%。
除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外,在污泥处理方面,魏都区推行污泥转移联单制度,市中心城区污泥综合利用率达到 100%。在污水处理方面,该区实施再生水输送工程,将污水提标后形成中水,全部用于补充市区河湖水系生态用水、市政杂用水和重点工业用水,有效提升水循环利用率。
城以人为本,人以城为家。为了提高社会参与度,魏都区建成无废公园暨许昌市“无废城市” 科普教育基地,同时组织辖区企业许昌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创建省级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基地,打造了“无废城市建设者”环保主题展厅,多形式、全方位、多视角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不仅让“无废文化”广为传播,还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无废理念”在全区得到广泛认同。
魏都区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蔡萌说:“下一步,魏都区将围绕‘强弱项,补短板’,继续积极谋划项目,大力培育固废骨干企业,推动固废产业多链发展,积极谋划实施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处置项目,并以‘无废细胞’创建活动为抓手,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