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建文明城市,市民积极参与。 乔利峰 摄
“全国文明城市是评价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理念,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顺利实现从河南省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到全国文明城市的突破性跃升,现已蝉联三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谈及许昌文明城市创建之路,市委宣传部一级调研员张保化的话语中洋溢着自豪。
去年,市八次党代会提出了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目标。“通过文明城市创建,许昌的城市环境更美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更足了。”张保化说,“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更高层次、更具示范引领作用的文明创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使命光荣。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将锚定目标再出发,奋楫扬帆启新程,全力建设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以为民惠民打牢文明根基。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文明创建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谋划实施了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棚户区改造三年计划、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无废城市建设、房屋安全隐患集中整治、户外广告集中整治等重大行动,打造形成中心城区“15分钟便民服务圈”,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发展更有温度。今年,为破解中心城区老旧小区管理难题,我市组织开展市(区)直及驻许单位帮扶老旧小区楼院创建活动,全市275家单位以实际行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在优化人居环境工作中,我市大力开展空中线缆整治工作,整合各运营商力量,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了813个老旧小区和179个重点小区的通信线缆整治工作,直接受益群众为14万余人。
以道德建设引领文明风尚。文明人创文明城,文明城育文明人。创建工作中,我市紧紧抓住“人”这一核心要素,将“创建”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先进模范选树宣传活动,大力推进诚信许昌建设,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我市实名注册志愿者达57.5万人,建成学雷锋志愿服务站413个,先后涌现出全国最美志愿者3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个、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个、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3个。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抗汛救灾等大考一线,我市到处跃动着“志愿红”,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繁星闪烁。
以常态长效永驻文明形象。文明城市创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我市持之以恒抓创建,探索建立文明创建常态长效机制,实施市领导分包创文工作和定期调研推进机制,修订完善决策、推进、宣教、监督、奖惩五大创建机制,每年出台创建工作方案、台账,每季度开展一次创建工作民意调查,坚持创建工作周例会、月点评、季推进、年总结推进机制,以制度调动创建单位和社会各界参与创建的积极性,把创建工作落细、落小、落实、落常,促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不断提升。
创建文明城,永远在路上。张保化表示,市文明办将锚定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目标,持续谱写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文明典范城市制度化和精细化篇章,让文明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