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厨垃圾清运车司机耿文丹在收集餐厨垃圾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许昌以把建筑垃圾“吃干榨净”的资源化处理方式,领跑全国,以产业集聚区为主体,打造再生不锈钢、再生铝、再生铜等从回收到产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把废旧金属变成“城市矿山”。
近年来,许昌市大力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抓手,持续优化产业布局,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成功获批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无废经济”市场体系建设等4个经验模式被全国推广,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摇身一变,剩饭、剩菜成“宝贝”
每天,市区大大小小的饭店会产生很多餐厨垃圾。这些油腻腻、脏兮兮且存在异味的餐厨垃圾如果不经过恰当处理,就有可能污染环境。
如今,这些“惹人讨厌”的餐厨垃圾经过许昌欧绿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收集、处理后,成功“变身”。10月16日,记者跟着餐厨垃圾清运车司机耿文丹,听他讲述餐厨垃圾“变废为宝”的故事。
餐厨废弃物日产日清
当日9时许,耿文丹开着餐厨垃圾清运车来到中原酒店,开启了一天的工作。饭店工作人员已提前将装着餐厨垃圾的垃圾桶放在指定位置。
耿文丹将餐厨垃圾桶拉到清运车旁,将其固定在传送带上后,开启了清运车的垃圾入口盖。垃圾桶被高高抬起,里面的餐厨垃圾被倒进“车肚”里。倾倒完毕后,垃圾入口盖闭合。
耿文丹告诉记者,这辆餐厨垃圾清运车是全密闭的,既能保证餐厨垃圾的汁水不外流,也能避免垃圾的异味向外散发。许昌欧绿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心城区规划了多条收运线路,每条线路的收运人员每天分两个班次对餐厨垃圾进行集中收运,实现餐厨废弃物定时、定点倾倒、统一收运、集中处理、日产日清。
目前,我市中心城区有2000多家餐饮单位及门店,其中大部分都签订了餐厨废弃物统一收运处理协议。
许昌欧绿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使用的餐厨垃圾清运车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全自动操作,车厢可以“吃”下4吨多餐厨垃圾。
用来发电,餐厨垃圾变“宝贝”
当日11时30分,耿文丹驾驶的餐厨垃圾清运车的“肚子”就装满了。接下来,这些餐厨垃圾会被运到许昌欧绿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集中处理。
耿文丹回到公司后,将餐厨垃圾清运车开进卸料车间,并开启车上的自动卸料设备,几分钟后,4吨多餐厨垃圾被倒进了预处理设备。
在司机操作下,餐厨垃圾一股脑儿落入处理仓内。从这里出发后,餐厨垃圾会有一段不寻常的“旅途”。
记者跟随工作人员走进车间,在他们的讲述中了解到,餐厨垃圾要被装进接收斗,随后进入生物质分离器被分离成固体和液体,再进入浆料脱水机进行“水”和“渣”的分离。分离后的有机物被输送到加热罐进行加热分解,最终分解成油、水、渣。其中,水、渣进入厌氧系统进行发酵,产生沼气。而分解出来的泔水油将作为工业原料,被制作成生物柴油、肥皂或者化学拆分剂。
这些油脂可不是餐厨垃圾的最终变身,它们还得经过一番处理,才能变成“宝贝”。
厂区有一个15米高的厌氧发酵罐。“餐厨垃圾经预处理后将最大限度地分离油脂,经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用来发电。”耿文丹说,“你看到厂区那个圆形装置了吧?那就是用来储存沼气的。”
目前,许昌欧绿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每天处理50多吨餐厨垃圾,能发电6000千瓦时,可供一台家用3P空调连续工作2000多个小时。
废旧金属变成“金疙瘩”
废旧机电设备、废旧电线电缆、废旧汽车、废旧家电……在很多人眼中,这些都是要丢弃的垃圾。可在许昌市下辖的长葛大周镇,这些东西被当成了宝贝,被亲切地称为“城市矿产”。
记者在大周产业集聚区葛天金属材料交易中心看到,一辆辆来自全国各地满载废旧金属的车辆不断驶入,经过分拣的不锈钢、铝、铜、镁等各种废旧金属由此开启了各自的循环之旅。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大周镇上演。大周镇是长江以北最大的再生金属集散地,拥有“回收—拆解—冶炼—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如今的大周镇在绿色发展的理念指引下,发展方式愈加规范,污水处理、固废处置等各项基础设施完善,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产业链条趋于完整,以废旧金属的“回收、加工、销售”为主导,形成了再生铝、再生铜、再生镁、再生不锈钢四大产业集群,催生了金汇产业集团、金阳铝业、青浦合金、德威科技等一批再生金属龙头企业。
数说成就
中心城区生活垃圾资源综合利用覆盖率达59%,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99%,农膜综合回收率超过95%,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达100%。
许昌入选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55项建设指标全面达成,“无废文化”传承模式、“无废经济”市场体系建设模式等4项经验在全国推广;完成全域烟炕“电代煤”改造;中心城区生活垃圾资源综合利用覆盖率达59%,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达100%。
发展“无废经济”,实施绿色化改造,累计完成技改投资2200亿元。
打造“无废产城”,中心城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99%,中心城区污泥综合利用率达100%;建成年处置3.65万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
建设“无废乡村”,农膜综合回收率超过95%,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3%,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
弘扬“无废文化”,打造城市“无废名片”,建设“无废公园”,建成400个“无废细胞”;中心城区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全覆盖,8000 辆“小绿”公共自行车遍布城区。
记者手记
绿色不只是一种颜色
绿色与发展相连,是质量所系;绿色与生态相融,是文明所需。
绿色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许昌,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把绿色生活的健康方式,提升为保护生态的自觉修养。
绿色是一种发展理念。十年来,在全市的不懈努力之下,“蓝天白云、碧水绕城”由“奢侈品”变为“日常品”,蓝绿交融、鸟语花香的美景在许昌已然实现。
绿色是一种生态思想。高质量发展以人为本,绿色是普遍形态,就是要把生态保护同民生改善相结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共建良好生态、共享美好生活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