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记者走进位于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的西继迅达电梯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各种自动化设备在高效作业。“今年以来,虽然面临疫情冲击等不利因素影响,但在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和有关部门的倾力帮助下,企业生产未受影响,依然保持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该公司总经理刘刚说。
围墙内是企业的事,围墙外是政府的事。今年以来,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在经开区成为一种理念、一种共识。许昌生物芯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位于经开区高精尖科技产业园内,从接洽选址、土地挂牌到进场施工,仅用了不到30天的时间。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最大的食品检验中心、医学检测中心、司法鉴定中心、生物芯片检测试剂盒制造基地,达效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
大项目撑起大产业。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商贸物流等领域,经开区多点开花,集聚效应初显。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经开区深入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全区55名助企干部深入153家企业,围绕先进制造业发展、产业链精准对接、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实地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让企业真切感受到亲商重商、暖商安商的良好氛围。
不仅如此,自今年起,经开区将每年的7月21日定为“企业家日”,每月的20日为“企业家活动日”,通过常态长效开展“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新、发挥企业家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系列活动,让广大企业家满怀信心招项目、上项目、谋发展。在经开区首届“企业家日”启动仪式上,16名优秀企业家披红戴花上台领奖,并获得总额113万元的“大礼包”。
企业发展,离不开金融之水“浇灌”。今年以来,该区通过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针对辖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合理续贷、展期、调整还款安排,为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续贷、调整贷款3.2亿元,帮助56家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1799万元,帮助44家企业办理续贷5601万元。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方面,该区先后为41家企业办理留抵退税业务,累计退税5487.36万元,为72户承租市场主体减免租金1477.8万元,政策落实覆盖面达100%。
结合“万人助企”活动,经开区健全完善重点项目例会制度、联审联批工作机制、项目谋划储备推进机制、进度督查机制、目标管理机制、目标责任机制等6项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疑难杂症”,切实做好全过程、全周期跟踪服务,有效扩大项目持续投资。
截至9月底,该区共组织20余场项目协调会及项目推进会,先后为博奥润康、暖之郎、瑞维斯、柏毅公司等项目协调解决规划图设计调整、土地招拍挂、用水用电、施工大门开设、地界边线定位、绿化带拆除等50多个问题,全力打造“无事不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项目建设环境。
服务有温度、助企有力度,项目建设才能加速度。今年前9个月,经开区新开工重大项目17个,开工率94.4%,累计完成投资103.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1.2%。
“经开区上下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在识变应变求变中育先机开新局,把新发展理念熔铸于火热的实践,以创新赋能实现变道超车。”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程东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