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8时,承载着许昌市民爱心和祝福的单采血小板装上急救送血车,送往河南省血液中心,由该中心统一调配后紧急驰援武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武汉血液中心血液采集工作面临严重困难。为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湖北省血液安全供应,满足临床用血需求,许昌市中心血站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每周组织30个治疗量的单采血小板驰援武汉。
从大年三十开启应急采血模式以来,许昌市中心血站8个固定采血点和多台流动采血车的工作人员在做好防控消毒的同时,不辞辛苦,延长采血时间,加班加点开展单采血小板采集工作。他们备足必要防护用品和药品,加强献血场所清洁消毒、献血点仪器设备定时擦拭消毒、献血者全身消毒、手部清洁等工作,确保每一位献血者的健康安全。
全市广大爱心献血者得知我市库存血量紧张还要支援武汉时,克服出行不便等困难,积极为武汉市同胞捐献热血。他们中有医务工作者、社区居民、农民工、大学生,也有利用工作间隙参与献血的该站员工及家属。
在水利局工作的张国友是一名多次献血者,献血时,他得知我市目前供血紧张需要更多的人支援时,当场掏出手机,呼吁亲朋好友前来献血。他的战友第一个响应号召前去献血,并在微信朋友圈写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通过无偿献血也好,还是其他方式也好,能为国家、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感到很光荣!相信,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儿爱,疫情一定会得到控制。”
“疫情虽然来势凶猛,但是许昌市中心血站将继续尽最大的努力保障本地临床用血,力争为武汉临床用血给予支持。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以及许昌市民的爱心,这场疫情一定会被战胜。”许昌市中心血站站长闫惠玲说,疫情当前,许昌市中心血站也呼吁更多的适龄健康公民积极行动,踊跃献血,你的爱心将是托起他人生
2月9日19时,一个名叫“钧行仁义·购买行动”的微信群里,一场由钧瓷创作者、收藏者和爱好者共同参与的钧瓷义拍活动,程序简单、氛围热烈地开始了。一段简单的作品介绍,包含作品捐赠者的名字、作品名称、作品规格、加价规则等信息,几张清晰的作品图片,在拍卖主持人发出信息后,400余位群成员就开始了竞拍。
100元、200元、500元、550元、600元、1000元……从钧瓷茶具到传统摆件,一件件器型精美、釉色出众的钧瓷作品,在经历了多轮竞拍后,由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收藏。37件上拍作品,来自钧瓷界创作者和收藏者的无偿捐赠,甚至有福建的陶瓷创作者积极贡献出自己的作品。26970元善款,来自微信群中众多爱心人士4个小时的积极参与。
该活动发起人郗小冬告诉记者,当天晚上的义拍,是他们几天来举行的第五轮义拍活动。“5天的活动,从初期的忐忑不安,到如今的感动满满,五轮义拍,我们共收到75件作品,累计拍得善款56888元。这些善款我们将全部捐给禹州市慈善总会,用于此次疫情的防控工作。”郗小冬说。
从2月3日郗小冬决定发起义拍活动起,该活动就吸引了不同行业人士的广泛参与,也得到了神垕古镇管委会及钧青会的大力支持。拍卖的前两天,所拍的作品都是郗小冬自己收藏的钧瓷。2月7日,其他捐献作品大量出现。
每一次出价的背后,都是爱心的汇聚;每一次成交的确定,都是无私的支持。该活动的程序极为简单,所有拍卖品均在微信群里进行无声(文字或图片)发布、无声(数字)竞价;竞拍成功后,竞拍者通过微信支付的方式付账,收款到账后工作组截图公布。所有拍卖的钧瓷作品均由爱心人士无偿捐赠,所有拍卖善款全部捐赠给禹州市慈善总会。
“整个活动下来,除了感谢还是感谢。我们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但是从没想到会得到这么多人的响应。无论是毫不犹豫将自己得意作品捐赠给我们的钧瓷界各位老师,还是只凭照片就出价的爱心买家,都让我们感动不已。还有全身心投入这次活动、不计报酬的各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都带给了我终生难忘的感动。”郗小冬一再表示,他和参加义拍活动的王洋、崔松伟、云雀、朱朝印、慕尘、帅强、马驰、申龙烊、高赛航、林聪、娄文凯、高攀等其他10多位工作组成员只是搭建了一个平台,做了自己分内的事请,更应该感谢无偿捐赠作品和积极参与竞拍的众多爱心人士,是他们的参与,才最终汇聚了大家的爱心。
多年来,钧瓷界一直在国家危难、重大事件、扶贫济困等方面同心协力,积极奉献爱心。除了义拍活动,早在2月1日,禹州市钧瓷行业协会就向广大钧艺大师、钧瓷企业和钧瓷收藏爱好者发出倡议,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对禹州市的疫情防控,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积极捐赠,奉献爱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孔家钧窑捐款10万元,大宋官窑捐款10万元……据统计,几天的时间里,20余家钧瓷企业积极行动,为抗击疫情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来自禹州钧瓷大师、钧瓷企业和钧瓷收藏爱好者的捐款共25万余元。加上义拍善款,截至目前,来自我市钧瓷界的捐款金额已有30余万元。
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