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许昌新时代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 拓展许昌发展新空间

时间:2023-07-18  来源:许昌日报  作者:

  对外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关键一招。发展的活力在开放,发展的机遇在开放。

  通过持续扩大对外开放,许昌人打开世界地图做买卖,“头上时装”等特色产品享誉世界,“许昌速度”有效嫁接“德国质量”,许昌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许昌因开放而振兴,也必须以扩大开放赢得更大主动。近日,我市印发《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分别从优化提升开放平台载体、拓展开放合作空间、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效益、提升对德(欧)合作水平、培育对外贸易发展新动能、提升对外合作水平和质量、扩大多领域开放合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八个方面,提出28条措施,争取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为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高质量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提升开放平台载体——

  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

  外贸产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作为河南省4家保税物流中心之一,许昌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成运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制品企业把许昌假发卖到了世界各地。如今,许昌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累计完成进出口19.3亿元,居全国85家保税物流中心第21位,进口单项居全国第16位,总量年增速全省第一,成为豫中南地区货物进出口新的重要内陆口港。

  《方案》指出,要加快保税物流中心(B 型)建设。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原则,借鉴沿海发达地区运营模式、业务流程、园区建设等先进经验,提升综合管理服务水平。完善保税物流中心软硬件设施,加快配套物流园区建设,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修订保税物流中心扶持政策,完善要素保障,壮大保税业务,稳定外贸增长。创新“保税+产业”发展模式,吸引出口加工业集聚发展,拉长产业链条,力争到2025年,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值达到50亿元。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用好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优势,吸引更多省内特色产业开展市场采购贸易,力争实现平台、物流、企业共赢,助力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市商务局电商办主任梁金成说。

  按照《方案》,我市将加快培育跨境电子商务培训孵化基地和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支持企业设立海外仓。高水平筹办发制品跨境电商大会,扎实推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工作,推动跨境电商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融合发展。发展“产业带+跨境电商”,深化与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合作,探索“先进制造+自主品牌+跨境电商+全球营销网络”特色发展模式,提升“许昌制造”在全球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方案》还要求,加快建设中国(河南)自贸区许昌开放创新联动区。围绕服务河南自贸试验区“两体系、一枢纽”战略定位,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改革实践,推动开放创新联动区与河南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和同步试验,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联动发展格局。拓展开放合作空间——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吃”进电炉炼钢除尘灰,“吐”出一袋袋氧化锌粉……如今,全省首家德国独资工厂——百菲萨环保科技(河南)有限公司已经在长葛投产。“长葛循环经济产业园每年回收、加工各种废旧金属超400万吨,有了百菲萨环保技术的‘加持’,将进一步拉长再生金属加工产业链条,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长葛循环经济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张书强说。

  对德合作是我市扩大开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加快建设总面积16平方公里的中德(许昌)产业园,高水平“引进来”“走出去”,形成推动全市企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

  从世界视野看,积极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对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的条款,做好与国际规则有序对接,扩大优势产品出口,进一步拓展RCEP市场。

  从全国眼光看,重点围绕“633”工业体系,立足电子信息、循环经济、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等产业链优势,紧盯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招商及资源优势招商,紧盯比亚迪、超聚变等省级重大产业项目,围绕“强链、补链、延链”,实现从引进项目到引进产业的转变,大力支持“链主”企业补齐上下游配套,形成集群发展态势。

  从全省视角看,加快推进郑许开放合作,抢抓郑州都市圈扩容机遇,加快郑汴许“黄金三角”建设,在产业分工、功能配套等方面提前谋划布局,打造全省乃至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下一步,我市将借助郑州航空港区、中欧班列等通道,提升“许郑欧国际班列”承载力,提高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参与度、链接度和影响力;大力发展枢纽经济,规划建设豫中陆路口岸综合物流港等大型物流园区,加快培育国际物流、城市配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等,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加快交通体系、物流枢纽与区域、城市、产业的互动融合,打造面向新发展格局的枢纽经济高地。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我市加快建设开放平台,优化引进外资环境,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合作关系,年出口额稳居全省第2位,成为全球最大的发制品集散地。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客商在这片热土投资兴业。

  《方案》要求,要创新招商方式,运用市场化手段,拓展中介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等方式,探索“头部”企业招商、资本招商、总部经济招商;优化产业投资基金,采取资本入股等方式,撬动外来资本投资,放大资本杠杆效应,引进培育优势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与各类商会协会、招商专业机构、投资公司、咨询公司等签订委托招商协议,明确合作模式,协力开展招商;支持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各类功能性机构、外资企业研发中心落户我市;同时,加强招商队伍建设,依托市政府驻外机构,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为重点主攻区域,兼顾中西部地区,积极开展“双招双引”,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高质量项目。

  《方案》明确指出,要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持续实施“三个一批”活动;瞄准重点区域,突出专题性推介、区域性对接,办好京津冀、长三角、闽东南、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专题招商活动;利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等国家、省经贸活动,积极开展投资推介、项目对接等活动。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关键。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深入开展“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和企业服务制度,及时倾听经营主体的合理诉求,协助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等难题,为企业发展提供更温暖、更贴心的服务。

  “作为实施开放提质行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专班的牵头部门,我们将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落实惠企政策,为企业发展、项目落地创造良好条件,努力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商务贡献。”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璐说。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