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稳,天下安。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指出,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12月21日晚,《新闻联播》专题报道了我市贯彻落实情况。大家纷纷表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战略要求和主攻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要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把牢稳住农业基本盘,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力量。
办好头等大事:
全方位保障粮食安全
冬天的许昌田野,冬小麦长势喜人,处处孕育着“希望”的色彩。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会议指出,要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2023年,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牢牢扛稳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持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年粮食产量289.15万吨,实现了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280万吨以上”的目标。
“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扛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单产提升、统防统治等项目,稳定粮食产量。落实耕地地力补贴等强农支农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持续提升耕地质量,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70万亩以上,年产量稳定在280万吨以上,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许昌贡献。”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水根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3年,我们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这让种粮大户赵保献感同身受。
今年,赵保献种的小麦在收获时节遭遇“烂场雨”,玉米在生长期又遇病害。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及时部署,将“烂场雨”影响降到最低,进行病虫害统防统治,依靠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新技术,使土地进一步提高“含金量”,最终实现粮食总体增产。
“今年的丰收来之不易。总书记这么重视农业生产,作为种粮大户,我们有责任更有信心搞好粮食生产,努力在稳粮增收方面起到更大的示范作用。”赵保献说。
坚持双轮驱动:
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这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和道路。
“我们将加快研究培育小麦、玉米、大豆等多个系列的高产、多抗、绿色、优质农作物新品种,并率先在许昌地区示范推广,促进农业收入大幅提高;力争研发推广一系列绿色增产增效新技术,有效促进化肥、农药减施增效;通过所地合作、科企合作等形式建立一批农业科研示范基地,力争培训大批乡土农业人才,有力支撑我市主导产业发展。”市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何小娜说。
何小娜表示,下一步,市农业科学院将通过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科技副乡(镇)长、科技特派员等,深入基层,依托丰富的科技资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全市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袁建生说,当前,他们将组织安排好今冬明春的农业生产,继续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冬小麦生长关键环节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为明年夏粮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落实重要任务: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已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正走向新阶段。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面对乡村振兴重任,我倍感振奋也深感责任重大。”襄城县汾陈镇党委书记范鹏飞说,下一步,他们将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总指引,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力度,全域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治理,着力解决一批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痛点、难点问题,打造舒适整洁宜居的美丽乡村。
今年,我市以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为统领,以坚决守牢防止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强产业、稳就业、促增收为抓手,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3年,全市累计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0809万元,实施项目422个;全市动态排查易返贫致贫户7481户22172人,消除风险3875户11025人,风险消除率49.7%;全市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522元、12256.57元,较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15%、8.69%。
“作为乡村振兴系统党员干部,我倍感振奋,深感责任重大。”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燕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以高质量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统揽,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常态化抓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高效推进衔接资金项目建设,千方百计兴产业、促就业、稳增收,持续提升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奋力谱写许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