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许昌新时代

许昌市印发《关于推进“12345”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构建特色养老服务体系 打造幸福养老“许昌样本”

时间:2024-01-16  来源:许昌日报  作者:

  “12345”养老服务体系

  一个目标——做实基本养老服务,探索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持续良性运营的有效途径,打响“昌佑福”许昌养老品牌

  两个平台——四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从事养老事业产业发展的国有资产管理平台

  三个贯通——实现医养康养医保政策贯通,实现机构、社区、居家贯通,实现养老服务与幼教幼育、体育健身、文化娱乐、商业服务、便民服务等贯通

  四个体系——养老政策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服务运营体系、综合监管体系

  五个保障——组织、资金、场地、人才、机制保障

  养老连着千家万户,事关亿万百姓福祉,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当前,许昌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伴随着全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建设更加完善、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全市养老工作的重点和要点。

  近日,我市印发《关于推进“12345”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等七个方面,详细阐释了我市推进“12345”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并发布全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聚焦解决一系列发展所需、改革所及、基层所盼、民生所向的问题,打造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的“许昌样本”。

  出台文件 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向老龄社会转型的重要窗口期和机遇期,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实现“老有所养”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通过强化规划引领、建设基础设施、创新运营模式、加强要素保障等举措,探索“公建民营”模式,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事业发展,持续提升软硬件支撑,加快建立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许昌特色的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路子。

  《意见》的出台旨在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在统筹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全覆盖、均等化的基础上,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质增效,更好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

  《意见》明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调动政府、市场、社会、家庭等各方资源和力量,立足保基本、着眼广覆盖、聚焦良运营,共享共参与,加快建设具有许昌特色的“12345”养老服务体系。

  细化内容 推动各项举措高效落实

  《意见》围绕推进“12345”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该项工作的内涵及具体举措进行了详细说明。根据《意见》,“12345”养老服务体系,即实现一个目标、打造两个平台、实现三个贯通、构建四个体系、强化五个保障。

  一个目标:坚持党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居家社区养老为基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市场运营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做实基本养老服务,探索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持续良性运营的有效途径,打响“昌佑福”许昌养老品牌。

  两个平台:一是打造市、县、乡、村上下贯通的四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加快四级平台建设,科学定位四级平台功能,完善管理系统和应用,健全平台运行和服务机制。二是打造从事养老事业产业发展的国有资产管理平台,整合规范资产,争取金融支持,培育养老产业。

  三个贯通:一是实现医养康养医保政策贯通,坚持基础在养、核心在医、关键在结合,深化医疗、医药、医保、医养、医改联动。二是实现机构、社区、居家贯通,保基本、差异化推进各类机构发展,完善公办养老机构公益性功能,突出城镇社区(街道)养老设施的服务功能,提升公建民营机构运营能力和监管水平,政策支持、多方参与共助养老机构发展,拓展居家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家庭照护能力,推进适老化改造。三是实现养老服务与幼教幼育、体育健身、文化娱乐、商业服务、便民服务等贯通,围绕“资源跟着需求走、服务跟着居民走”,打造不同功能服务圈,在社区汇聚多方资源,为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

  四个体系:一是构建养老政策体系,制定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加强标准化建设,建立照护保障制度,实施综合评估制度,健全相关配套政策。二是构建基础设施体系,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完善城镇养老设施,健全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开展养老服务设施等级评定。三是构建服务运营体系,丰富市场运营主体,持续探索创新运营模式,开展特色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四是构建综合监管体系,建立全方位监管机制,完善监管内容和手段,健全养老服务领域社会信用监管机制。

  五个保障:组织、资金、场地、人才、机制保障。

  具体、务实的举措为“12345”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提供了“施工图”,有效保障了该项工作的开展。

  发布清单 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基本养老服务是指由国家直接提供或者通过一定方式引导相关主体向老年人提供旨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所必需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

  按照覆盖范围、实现程度不低于《河南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要求,《意见》公布了全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共计25项内容,清单整体更加充实、更具可操作性。

  在基本养老服务内容上,清单涵盖了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关爱服务等类型,其中,物质帮助方面13项、照护服务方面9项、关爱服务方面3项,明确了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类型、服务标准、支出责任和牵头部门等。

  在层次上,清单涵盖了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基础性服务面向全体老年人,如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所必需的失能照护、家庭适老化改造等需求;普惠性服务面向符合一定条件的普通老年人,如对于有支付能力的老年人,提供服务资源、搭建对接平台等;兜底性服务面向政府兜底保障对象,主要是特困老年人等老年群体,重点聚焦老年人因经济状况、身体状况受限,面临家庭和个人难以应对的失能、残疾、无人照顾等困难时的基本生活和照料需求。

  “‘12345’养老服务体系将对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更具指导性和操作性的实施方案,推动全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从‘补位’到‘普惠’的转变,真正发挥基本养老服务在实现老有所养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