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许昌新时代

智能“之翼”助力产业转型迈上新台阶

时间:2024-01-23  来源:许昌日报  作者:

  西继迅达电梯部件系统自动化生产线。 乔利峰 摄

  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近期召开的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实施质效提升行动,强力推进优势再造,培育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增强综合实力。

  插上数字经济的“翅膀”,制造业变得更“聪明”。一直以来,我市工信部门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战略性、引领性工程来抓,坚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方向,加速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2023年,许昌成为河南省首批5个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试点城市之一,数字化转型各项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政策激励——激发数字化转型活力

  生产线上,机械臂灵活挥舞翻转;车间里,屏幕上记录产品信息的数字不断跳动;仓库内,智慧仓储准确无误拣货、发运……我市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将数字技术嵌入生产各环节,带来提质增效的深刻变革,抢占转型发展制高点。

  近日,记者走进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5G 产业园的联桥科技有限公司,只见智能化生产线一片忙碌。该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成了制造数字化和管控透明化的标杆企业,引进了先进的智能化生产线,不仅降低了车间整体生产成本,产品不良率更是大幅下降,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果已经成为现实。

  “抢滩”数字经济,推动数字赋能,撬动经济发展高质量。我市从顶层设计、服务对接、要素支持等多方面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全方位支持,极大激发了数字化转型企业活力、发展动力、创新能力。

  扎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数字化转型战略工作部署,市政府与省工信厅签订《共同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试点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牵头制定《许昌市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顶层设计上科学绘制我市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高质高效优化服务,持续提升产业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我市举办两化融合对接活动40余场次,培训企业家2000余人次,提升企业家数字化转型思维,为上千家企业提供数字化改造系统方案;在全市制造业企业中广泛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工作,完成410家企业数字化诊断服务任务。

  落实《许昌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奖励政策》,2023年召开“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暨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全市科技创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458家企业发放奖励资金5558万元,帮助27家企业申报2022年度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4104万元。

  筑牢基础——夯实数字化服务根基

  在我国,每20家直梯用户就有一家是西继迅达电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继迅达)的客户,每25台扶梯就有一款西继迅达的产品。西继迅达将智能制造覆盖到整个产业链,如通过给电梯植入“智能大脑”,更好地保证大众乘梯安全。电梯“智能大脑”,这一黑科技是西继迅达为实现电梯智慧管理,自主研发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eCloud 云平台,不仅能对维保计划进行合理安排,还可以对电梯维保质量监控进行有效管理。此外,西继迅达年产25000台(套)轿厢轿壁柔性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借助企业“上云”行动,将智能制造覆盖到整个产业链,电梯厅门喷粉作业由机器人精准喷涂只需18秒,工作效率提升76%。

  我市夯实新基建,积极推进5G网络设施建设,实施企业“上云”和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推动新一代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建站组网,推动5G独立组网网络规模化部署,全市5G 基站达到7666座,实现智能制造领域5G网络全覆盖,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的网络技术支撑。万里交科利用“5G +云视频”技术,实现对全国产品的后期运行维护,降低售后服务成本31%,提升售后服务效率70%。

  深化与华为公司合作,布局建设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共建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全省人工智能产业提供算力供给。一期已建成100P算力规模,为省内外60余家企业、科研机构及高校提供算力服务,算力使用率稳定在90%以上。成立华为(许昌)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为省内外40余家高端制造业企业开通各类云服务300余项,提供算法支持,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上云”赋智,引导企业将业务系统、设备产品等加快向云端迁移,帮助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能耗。全市累计“上云”企业12240家,居全省第三位。

  技术改造——提升数字化转型能力

  迅达(许昌)驱动通过运用ABB 工业机器人、电气控制柜、人机操作终端等智能装备组建而成,车间人员减少5/6,生产效率提高近400%,产品合格率由96%提高到99.5%,运行成本降低30%左右;

  瑞尔电气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建设,配电柜产品年产能提升108%,生产效率提升30%,库存周转率缩短58.3%,产品一次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99%,出厂检验合格率100%;

  许继仪表通过完善设计和优化生产工艺路线,实现关键设备数控化率100%,关键设备联网率100%,企业生产效率提升45%,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15%,产品不良率下降67%,质量损失率下降32%,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17%……

  我市引导企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加快推动体系重构、流程再造、动能转化,纵深推进数字化改造提质增效。

  机器换人——实施“机器人示范应用倍增工程”,推广应用各类工业机器人和数控机床超过5000台(套),重点行业关键工序核心装备数控化率超过80%。

  设备换芯——支持企业对技术装备、工艺流程进行系统化改造,不断提升生产效率。

  生产换线——实施以生产线全流程自动化为核心的技术改造,推动企业向智能化工厂迈进,全市拥有省级以上智能工厂、车间52个。

  集聚发展——抢占数字化竞争制高点

  数据赋能“智造”,引领产业发展未来。我市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不断壮大数字经济产业新能级,形成“算力+算法+特色园区”数字产业集群。

  充分利用许昌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城市的有利条件,帮助企业实现数据、资金、制造工具等各类生产要素的汇聚和共享。加快新型电力装备、新型建材等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步伐,全市已建成3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建设10余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中许继仪表项目成功入选国家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加快黄河鲲鹏产业生态体系建设,推动黄河信产与飞腾、龙芯、兆芯、超聚变的合作,构建多元化信创生态圈。黄河信产获批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服务器及微型计算机高品质柔性和智能制造生产线入选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名单。引进10余家上下游企业入驻许昌鲲鹏生态科创基地、黄河鲲鹏产业园,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围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高标准建设许昌市大数据产业园、智慧信息产业园、5G 创新应用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引进落地重点项目73个。许昌5G 创新应用示范园(许昌市)入选河南省软件产业园区名单(第一批),全省仅4个地市园区入选;长葛市、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禹州市3个开发区入选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数量居全省第一位;魏都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入选省区块链发展先导区创建地区,全省共4家……通过产业集聚,示范引领,有力推动了我市数字化转型战略顺利实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市工信局负责人表示,将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决策部署,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