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商务部等五部门公布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杜康、仰韶、仲景等15个河南品牌入选。其中,我市企业河南省盛田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田农业)的“盛田农业百年粉坊”品牌成功获批中华老字号,成为我市首个入选中华老字号名单的品牌。
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广泛分布在食品加工、餐饮住宿、居民服务等20多个领域。
粉条是以红薯等为原料制成的特色传统食品,入口柔润、久煮不烂,是我国历史悠久、食法多样的美食之一。早在清代初期,禹州就开始种植红薯,并出现了生产红薯粉条的手工作坊,其产品被大家俗称为禹州粉条。
“盛田农业百年粉坊”传承于清代乾隆年间的“百年粉坊”。相传,乾隆皇帝在私访禹州时来到“百年粉坊”,被其美味所折服,赐名“素鱼翅”。经此一事,禹州粉条名扬天下。
“红薯粉条制作技艺在明代中晚期就已经成熟,一直延续至今。”禹州粉条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盛田农业创始人孙继周说,清代,每逢入冬时节,湖北、广东、山东、山西、河北等地的客商会齐聚禹州,收购优质红薯粉条,然后打包到全国各地销售。关于禹州粉条生产和销售的盛况,清代道光年间的《禹州志》、民国年间的《禹县志》均有记载。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干粉条到鲜粉条,从手工作坊到智能自动化车间……百年后的今天,盛田农业已发展成为集农业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内首家通过国家A 级“三粉”产品质量认证的企业。
近年来,盛田农业组建博士研发团队,先后投入上百万元用于研发新产品。从传统粉条到酸辣粉、蔬菜粉条、杂粮粉条……禹州粉条开始了“七十二变”。其研发的鲜粉条,无须泡发,煮1分钟即可食用,口感细腻、爽滑,已出口到英、美等国家,实现了干粉条向鲜粉条转变的革命性创新和禹州农产品走出国门零的突破。
依托3000亩红薯种植基地,盛田农业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扶贫”的模式,带动周边朱阁、古城、浅井、火龙等镇十几个村的村民流转土地发展红薯种植3万余亩,直接带动农户560户,间接带动2800户,户均年增收两万元以上。
“作为全市首家获批的中华老字号,今后我们要继续做好传承和与时俱进,擦亮手中的‘金字招牌’。”孙继周说。
如今,盛田农业也在积极拥抱电商平台,成立品牌运营分公司,创立“大宋官粉”品牌系列鲜粉条,开展短视频拍摄技能培训和新媒体公益培训,立足全国讲好粉条文化故事。
未来,老字号的“粉条人”将在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为非遗产品的发展与传承蹚出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