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一大队执勤人员在莲城大道疏导交通。 许廷合 摄

东城区综合执法局城管队员在疏通下水道。 张铮 摄

市政工作人员雨中值守积水区域。 张铮 摄

7月16日,襄城县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三级预警,襄城县纪委监委闻“汛”而动,组织人员深入北汝河险工险段、薄弱堤段和紫云镇雷洞水库等地方,实地检查值班值守、防汛物资筹备、应急预案制定等,确保险情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置。 魏永涛 摄

中原高速郑漯分公司工作人员正在一线冒雨疏导、防汛抢险,全力做好防汛应急处置工作。 许廷合 摄
核心提示:
7月15日,我市遭遇强降雨天气,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暴雨袭城后,莲城依旧安全、有序、洁净。交警、城管、公交、市政等部门以雨为令,冒雨坚守岗位,用责任和担当,维护整座城市的安全运转。
致敬!暴雨中的坚守者!
感谢你们的坚守与付出,让我们的城市充满温暖。
许昌交警
全员上岗确保出行安全
“师傅,前面有较深的积水,请你绕行,安全第一!”7月15日,许昌突降暴雨,城区多处低洼道路积水严重,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提前部署、快速反应,在辖区各重点路口、路段增派警力,不断向过往车辆驾驶人提醒,并设置警戒标识,及时指挥疏导交通。
这是许昌交警全力应对强降雨天气的一个缩影。连日来,持续的降雨天气给道路出行造成严重影响,为确保市民出行安全,许昌交警以“汛”为令,全员上岗,冒雨坚守一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和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针对强降雨恶劣天气,该支队启动暴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强化汛期期间24小时值班值守,实时掌握辖区天气变化和道路通行情况,提前妥善部署。针对易积水、易拥堵路段,加强指挥疏导,根据雨情的变化随时调整警力,加强路面管控;对涵洞、隧道等关键地点进行重点监控,安排专人值守;对积水较深的路段,采取临时禁行的管控措施,远距离分流人员车辆。
同时,许昌交警充分运用路面巡逻和视频巡查,实时监控道路通行环境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此外,他们针对需要帮助的老人、病人、孩子等重点群体及因车辆趴窝而受困的市民,及时伸出援手,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据统计,仅15日当天,全市交警共出动警力1500余人次,帮助被困车辆700余辆,救助群众300余人。
许昌交警提醒广大市民,在暴雨天气中行车,出行前应检查车辆状况;行车过程中要保持足够安全车距,降低车速并注意避让行人和非机动车;遇到积水路段时提前绕行,服从交警指挥;如遇紧急情况应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寻求救援。
东城区综合执法局
织密城市“安全网”
7月15日以来,我市普降大到暴雨,最大降雨量达110.8毫米,许昌防汛应急响应等级提升至三级。
作为防汛先锋队,全市城管系统及时响应,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两天来连续奋战在防汛一线,加强对重点区域的值班值守,确保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雨情就是命令!东城区综合执法局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城管队员上路排查积水点,处理倒伏隐患的树木,帮助送人,救援涉水熄火车辆,引导骑电动车的行人。
在暴雨中,随处可见城管人忙碌的身影,他们或在清理杂物堵塞的下水通道,或在雨中维护市容秩序,或在清扫道路淤泥,或在清理路上的树枝,或在帮助受困群众……用责任与担当全力守护这座城市,温暖着一城人的心灵。
“太感谢了!”一位获助市民说道。7月15日下午,在市区魏武大道上,东城区综合执法局的城管队员们蹚着积水,冒雨为群众推车。
在市区莲城大道上,城管队员看到一位送孩子的家长没有带雨伞,连忙蹚着积水走过来,为他们撑起了伞。
在积水较深的建安大道、魏文路、学府街等重点积水路段,雨中的那抹“城管蓝”格外耀眼,他们或卷着裤腿,弓背弯腰,全然不顾泥污,徒手清掏着雨水箅子上的垃圾、落叶,一心想着把积水尽快地排出;或是劝导过路群众、电动车绕道行驶,防止危险发生……
在天宝东路,记者看到城管队员们冒着大雨在积水中匆匆奔忙,配合交警部门引导车辆绕道通行,提醒过往行人小心通过积水路段,把熄火车辆推离积水区域。
为了加快积水路段的排水速度,城管队员们“第一时间”打开窨井设施,冒雨站在水中充当“提示牌”,即便被过往车辆溅起的水花溅到,仍提醒着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
“我们合理组织人员,第一时间奔赴辖区积水道路,全力做好辖区积水点值守、积水排涝、行人车辆救助等工作,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东城区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他们还建立了准确、及时、快速的汛情应对和信息上报机制,对辖区道路易积水区域,安排专人不间断进行巡查。
东城区综合执法局共出动70余人对辖区积水点位值守,坚守在防汛第一线,全力织密防汛“安全网”。
郑许轨道交通公司
全面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7月15日,暴雨突袭许昌。为确保市民乘客的安全出行,郑许轨道交通公司闻汛而动、快速响应,积极采取各项防御措施,全力以赴护航乘客出行,保运营畅。
为做好本轮强降雨天气应对工作,郑许轨道交通公司落实“重视每一场雨”的工作要求,根据气象预警信息提前会商研判、提前部署、提前防范,从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全过程把控本轮降雨防范应对工作,全力以赴做好运营保障。
7月13日至15日,郑许轨道交通公司先后组织召开了本轮降雨应对专题会、防汛专题会等,结合天气预报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提前预置防汛队伍、防汛物资及值班值守安排,严格落实各项防汛措施。
7月15日,许昌市气象台先后发布暴雨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号,郑许轨道交通公司许昌段先后启动防汛黄色、橙色、红色预警响应,执行防汛专项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响应措施,郑许轨道交通公司在颍川路站成立许昌段区域应急指挥部,组织各部门、各站长、各点位防汛责任人现场值班。预警响应期间,该公司累计投入1400余人次开展防汛值班保障。
为统筹做好防汛工作,郑许轨道交通公司采用“运营+委外”的模式建立车辆、供电、信号、工务、站务等防汛处置队10支,共计516人,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演练、比武”,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目前,郑许轨道交通公司共配备沙袋6200余袋、伸缩式防洪挡板450余套、防洪救生衣200余套、膨胀袋4800余条、防洪薄膜3900余米、编织袋2400余条、移动潜污泵和配套水带50余套、自吸式水泵9套及发电机组3套等,保障线网运营安全。
此外,郑许轨道交通公司研判确定防汛重点部位30处,包括车站出入口、站外土堆、站外易积水路段、U型槽等,按照“一点一措施”原则,配置防淹挡板、沙袋等物资,制定防汛重点部位管控措施。汲取行业领域发生的淹水倒灌险性事件,以案为鉴,开展隐患排查工作,重点查看汛期易积水区域、运营车站接驳部位、车站出入口等关键部位,形成防汛隐患清单,逐项制定管控措施,严格执行闭环管理制度。
雨不停,守护一直在。下一步,郑许轨道交通公司将密切关注天气情况,持续开展防汛演练,严格落实防汛要求,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保障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有序,全面筑牢汛期安全防线,保障市民乘客安全出行。
许昌市市政实业集团公司
“积水不退,我们不撤!”
“快把抽水泵水管放到雨水井附近,确保抽排水效率最大化!”7月15日深夜,在市区八一路与劳动路交会处,许昌市市政实业集团公司的康新勇、郑许贝等工作人员连夜作业,直到7月16日中午积水抽排完才下班。
从7月15日6时许,强降雨突袭,市区一些路段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情况,康新勇等人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每到一处积水点,接管、通电等一切就绪后,康新勇按下了启动按钮。“轰轰轰……”,伴随着一声轰鸣声,排水作业有序进行。
为保障城区主管网的排水畅通,许昌市市政实业集团公司出动巡视车、疏挖车、高压冲洗车等车辆30余台,各类抽升水泵40余台,100余名工作人员连夜奋战,通过水泵抽排等方式加快对积水点的排水作业,最快时间内消除市区道路积水,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
100余名工作人员分为立交隧道值守、道路积水点值守、道路积水巡视、机动抽升、泵站闸门运行、后勤保障等7个组,及时达到指定点位,开展防汛救援工作。
市政工作人员在雨中排摸雨水井点位及数目、明确出水管口、制订临时应急排水方案、敷设排水管、重新分配排水泵位置、清理水面漂浮垃圾,在现场的紧急指挥调度下,各项强排水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铺开。
康新勇和同事是机动抽升组的成员,他们开着排水车,在暴雨中奔波在各个积水点位,开展水泵抽排作业。
还有部分工作人员分赴积水较为严重点位进行人工排水。当日,在市区华佗路立交桥涵洞内,市政工作人员冒雨在没过膝盖深的水中寻找排水口,弯下腰徒手捡拾排水口附近的垃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受强降雨冲击,部分积水区域雨水井及内部防护网被落叶、残枝堵塞。为此,工作人员只能在雨水中艰难地寻找着已被积水覆盖的雨水井位置,并及时清理镶嵌在井盖及井盖下方防护网缝隙的杂物。
降雨期间,市政工作人员加大巡查力度,对立交隧道泵站、易涝风险区域开展巡查值守,及时清理雨水井附近的堆积冲刷杂物,确保排水顺畅,对打开的或雨水满溢造成井盖松动的雨水井,使用警示带、安全锥等进行明显标识,防止行人碰撞受伤或跌落。
同时,对下穿涵洞、立交桥等重点区域,许昌市市政实业集团公司明确专人负责,在暴雨预警发布后提前到岗,确保车辆、行人安全。
许昌公交公司
确保市民安全出行
“我们的调度员会根据公交车的车载智能系统回传视频及积水点位排查情况,判断道路通行情况。每隔10分钟,会给一线运营车长发送预警提醒信息,确保乘客乘车安全和运营车辆不涉水。”7月16日上午,许昌公交公司智能调度指挥中心负责人张艺林介绍说。
7月15日,暴雨骤降许昌。7月16日,我市防汛应急响应等级由四级提升为三级。为确保公交有序运行,保障市民正常出行,应对暴雨等恶劣天气出行需求,许昌公交公司启动了连雨天公交运营应急机制,紧密追踪天气预报动态,全力筑牢公交安全运营防线,确保市民出行安全顺畅。
“我们已经成立专项防汛领导小组,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每一项防汛措施都能精准落地。应急车辆与人员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共筑安全防汛的铜墙铁壁。”张艺林说。
在许昌公交公司智能调度指挥中心,调度员们时刻关注气象信息,实时通过车载智能系统,将天气预警信息传达至一线工作人员手中,确保信息畅通无阻,为科学调度与安全驾驶提供坚实支撑。
在公交公司维修车间里,工作人员重点查看运营车辆的雨刮、灯光、轮胎、电池、高压线束及制动系统,确保车辆安全技术性能保持良好状态。
“为应对暴雨天气,我们提前对运营车辆进行了地毯式安全技术检查,确保车况良好,隐患清零。”许昌公交公司维修部机务处处长何亚介绍道。此外,许昌公交公司还组织人员对重点站点、停车场及充电站等关键区域,细致排查排水设施与电气设备,确保其功能完备,防范潜在风险;加大现场巡查频次,对积水路段实施专人值守,坚决杜绝涉水行车,全力保障乘客安全。
为进一步提升防汛应急能力,针对雨季特殊路况,许昌公交公司加大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力度,提升驾驶员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强化人车动态监管机制,实现预警前置、信息互通、快速响应的闭环管理,为安全运营提供双重保障。
“为切实保障市民乘客出行安全,我们会实时关注各线路客流情况,在道路通行允许情况下,灵活调配,调整运力,调整发车间隔,减少市民等候时间,保障市民乘客出行需求。”张艺林介绍道。
特殊天气下,许昌公交公司提醒广大市民乘客出行注意安全,不要冒雨追赶公交车辆,上下站台注意台阶湿滑。市民乘客可通过“许昌公交”微信公众号、“许昌公交”App、拨打公交服务热线2977701等方式,实时查询线路具体运营信息,结合天气状况,合理规划出行。
中原高速郑漯分公司
全力打好安全保通“主动仗”
7月16日8时,京港澳高速许昌站站口,中原高速郑漯分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认真查看排水沟和防汛排水设施设备。大雨过后,在清新的空气中,干净畅通的高速公路与路旁苍翠欲滴的树木相映成趣。
连日来,针对近期我市遭遇的多轮强降雨天气,中原高速郑漯分公司闻“汛”而动、以“汛”为令,迅速启动防汛工作预案,根据实时降雨分布情况部署多项安全应急措施,全力以赴打好高速公路安全保通“主动仗”。
加强值班值守,提升应急能力。该分公司落实领导班子24小时带班及双人24小时值班制度,储备防汛沙袋3000个,抽水设备40台,应急发电车组24台,储备发电用油6000升,雨衣、胶鞋650套,应急照明设备132个,铁锹122把,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各100件。10支防汛应急队伍全员待命,一旦出现险情,能够迅速集结人力物力、机械设备,启动“一路多方”联动工作机制,第一时间投入到防汛排涝、应急救援工作中去,形成防汛抢险强大合力。
强化路面管控,排除安全隐患。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要求,该分公司加大对辖区大中型桥梁、公路安全附属设施、排水设施、路基边坡、标识标牌等重要部位巡查频次,对事故易发、易积水路段、低洼路面等区域,进行24小时“全方位、拉网式”不间断巡查,全力保障在暴风暴雨极端恶劣天气情况下,道路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及时启动预案,有效化解险情。7月15日,面对许昌突如其来的暴雨,该分公司立即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统筹调集防汛应急队伍、抢险机械设备等有生力量第一时间投入险情处置,尽快化解险情,保障道路安全畅通,筑牢防汛抢险“堤坝”,用实际行动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此外,依靠人工巡查和电子巡查等方式,该分公司积极加强对通行车辆的引导疏导,并为滞留司机免费提供休息、餐食、茶水、方便食品等服务。
雨情就是命令,行动彰显担当。目前,京港澳高速许昌段路况良好,无积水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