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前几天读了刘亚洲《精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文章后,感触良多,抗战这段难忘历史对我们的激励、抗战伟大精神对我们的洗礼意义非凡。
一、深刻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伟大意义
75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斗争,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75年后,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就是要宣示立场、铭记历史、警示未来,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第一次取得反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雪洗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进入近代以后,由于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渐渐落伍了,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侵蚀。100年间,几乎所有列强都侵略过中国,100年间,几乎所有抵御外敌入侵的战争,都以失败告终。1840年,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而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让香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上海等为通商口岸。从此,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1856年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圆,迫使清政府签定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允许外国人到中国经商传教、增开沿海通商口岸,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特别是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入侵,使中华民族到了濒临亡国灭种的地步。1894年,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吞并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等领土后。1900年,又通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俄战争攫取了在中国东北南部和京津等地区驻军的侵略权益,为扩大侵华战争构筑了前沿阵地。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全境。1937年又蓄意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心就是要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百年战败史,到1945年9月2日,终于以中国的胜利和日本的失败而结束。中国人民也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机,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挣脱出来,洗清了百年半殖民地的耻辱,一跃而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抗日战争的胜利,书写了中华民族抵御侵略战争史上的不朽篇章,是近代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里程碑。从此,再也没有侵略者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肆虐。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促进了民族觉醒,重塑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当初,面对列强的抗击侵略的斗争都以失败而告终的原因,除了统治集团的反动腐朽,军事、经济和科学技术实力上的巨大差距等因素之外,中央政府软弱无力,民众一盘散沙,民族缺少凝聚力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以至于形成了不管武器对比怎么样,没有一场战争打得赢,不管打赢不打赢,结局都是赔款割地签订不平等条约。可以说祖国的大好河山,到处都有被列强侵略的痕迹,到处都有侵略者留下的耻辱。就是举世瞩目的天安门城楼也曾经饱经屈辱,痛不忍睹!早在1900年,烧杀抢掠整整3日的列强军队,就大摇大摆地穿过这里,在中国的皇宫举行阅兵。1938年日本朝日新闻社发行的《支那事变画报》中,有一幅照片扎人心窝:在天安门城楼上,日军悬挂起祝贺占领南京的标语。直到49年后的开国大典,天安门的木梁上,还嵌着八国联军炮击城楼后没有爆炸的3发炮弹!像这样的耻辱和事件还有很多,他们都在诉说着一个民族的悲哀。但是,中华民族面临死亡的绝境,没有屈服,反而觉醒,组成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以全民族的力量与日本军队血战到底。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民族觉醒,重塑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自信。有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才有了后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敢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的勇气,才有了自信、自强、自立的新中国。
(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使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走向振兴,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近代以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及广大亚洲国家人民带来了惨绝人寰灾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期间,在日本法西斯铁蹄下,中国大地到处是人间地狱,城市遭到轰炸,村庄遭到焚烧,父老兄弟遭到屠杀,母亲姐妹遭到蹂躏,大好河山惨遭践踏。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对中国同胞实施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浩浩长江滚动着鲜红的血浪,这是人类文明史上骇人听闻的暴行。日本侵略军还对中国人民发动了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人体活体试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伤亡多达3500万人。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激起中国人民的奋勇抵抗。“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而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了民族伟大复兴的转折点,更加坚定了对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追求。从此,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古老的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
二、伟大抗战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中华民族凝炼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这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暴行,中华儿女的爱国热忱史无前例地爆发出来。抗战艰难之时,到处都是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把兵当的感人场景。四川安县青年王建堂,请缨参军杀敌,老父王者诚,送给儿子一面白布大旗,旗的正中竟然是一个斗大的“死”字!旗子左边的小字写道:“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谁能想象,数十年前,这位白发老父握住斗笔时该是怎样的抖动?新四军六支队谢继书、谢继祥、谢继良三兄弟在与日寇作战中先后壮烈牺牲,他们的母亲强忍悲痛说:“我和儿媳要把4个孙子培养成人,让他们长大后精忠报国!”同样在异国他乡,到处有华侨华人“御外辱、挽危亡,愿为后盾”的积极行动。“有钱不出钱,有力不出力,是对祖国的大不忠”,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发出这样的肺腑之言。在他的感召下,身处海外的1000多万侨胞,慷慨解囊,一些家庭主妇捐献菜金,变卖首饰,数万侨胞返回祖国,直接杀敌战场。包括处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同胞,不仅在台湾开展了艰苦悲壮的抗日斗争,还有5万余人渡海翻山,回到祖国大陆参战。日本侵略者没有想到,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所面对的,已不是甲午战争时的中国,不是八国联军入侵时的中国,也不是他们逼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时的中国了,而是一个四万万同胞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抵抗侵略、保家卫国的中国了。
(二)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中华民族近代虽饱受屈辱,但在抗日战争中,面对民族危亡,中国军民义无反顾,誓死抗击侵略者,无数革命先烈舍身赴死、为国捐躯。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的晋察冀军区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名先烈,在抗击日军的“大扫荡”中,宁死不屈,高喊着“誓死不当俘虏”,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乌斯浑河畔,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与敌人战至弹尽粮绝,毅然手挽手跳江牺牲。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深入日军敌后根据地,在代县的雁门关打击日军运输队,截断日军的补给线,战斗中官兵英勇顽强,敢打敢拼,不怕牺牲,与鬼子展开激烈的白刃战。台儿庄阻击战中,国民党代军长王铭章苦守孤城腾县,血战四日,5000人员牺牲,王铭章身中七弹,全身浴血。他依然用最后的力气高喊:“不要管我,快杀鬼子”!与其一同作战的300多名重伤川军子弟,互相拉响手榴弹自炸,宁死不落敌手!同样,在这场战争中,滕县县长周同对身边的人说:“抗战以来,只有殉土的将领,没有殉职的地方官,吾愿开此先例。”说完从城上纵身一跳。在1944年的衡阳保卫战中,约1.8万人的中国陆军第10军,仅凭野战工事浴血奋战,抗击日寇11万余人的围攻,历时长达48昼夜,打破了日军原计划一天攻陷衡阳的美梦,牵制了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力量。今天之所以还能有中国,就因为曾经有这样的中国人。在最黑暗、最困难、最无助,许多人万念俱灰的时候,仍然在用他们的灵魂,用他们的血性,支撑着中华民族的脊梁。
(三)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抗战爆发以来,牺牲和流血时时威胁着人们。但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并没有俯首甘当亡国奴,而是竭力奋战,血战到底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在正面战场,广大国民党爱国官兵以血肉之躯英勇抗敌,血洒疆场,总共进行大规模会战22场,重要战斗1000余次,伤亡320余万人,可谓悲壮惨烈。在忻口会战前,第九军军长郝梦龄在家书中表示,“不打败日本,决不生还!”会战中,他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最后和师长刘家麟等为国捐躯。忻口会战坚持3个月,歼灭日军3万余人,而在取得这一辉煌战果的背后,是10万爱国将士马革裹尸!现济南军区54军刘老庄连,在苏北抗日根据地,为防御日伪军“扫荡”,掩护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转移,英勇抗击敌人,与日伪军展开殊死搏斗,全连82勇士,顽强阻击日军3000精锐之师达12小时,最后全部壮烈牺牲。在被彭雪枫称为“浴血奋战、惨烈悲壮、惊天地、泣鬼神,以击败日寇,使其一蹶不振之决定性战斗”的朱家岗战斗中,新四军第4师9旅26团一帮由十五、六岁的勤务员组成的“小鬼班”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宁可粉身碎骨,不丢阵地一寸,和日军浴血拼杀十进十出,战至最后仅剩一人。通信员张全贵在一次战斗中重伤被俘,遭敌严刑拷打,为保守秘密咬断舌根,直到被敌人惨无人道剥皮致死。14年间,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抵御日军的枪炮,左权、彭雪枫、杨靖宇、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等一个个抗日英雄,或沥血孤营、或横刀敌阵,或玉碎沙场。正是有了这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不屈气节,我们战胜了妄图灭亡中国的日本法西斯,挺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四)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时期,我国军民无数次与装备精良、数倍于己的敌人作斗争,之所以取得最终胜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坚信“抗战必胜、日寇必亡”。东北深山密林中,抗日联军总司令杨靖宇,只身一人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残忍的敌人剖开他的肚子,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支撑他的就是坚信光明一定会到来的必胜信念。“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相信大家都唱过游击队之歌,他真实的反映了我们当时抗战时的处境。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3个师4万多名官兵,仅有红军时期从国民党军队手里缴获的1万多支各色枪支,每支枪平均只有30发子弹,更多战士手握长矛、大刀、红缨枪冲向敌阵。走进军事档案馆,翻阅当年我军战斗详报,“消耗弹药”一栏无不精确到个位数。工作人员说,那是因为当年的弹药太珍贵了!放眼二战战场,无论是哪个阵营,都找不到一支这样艰苦的军队。而1937年的日本,已具备年产各种作战飞机1580架、大口径火炮774门、坦克330辆、汽车9500辆的军事工业水平。至于步兵轻武器和小口径火炮的产量,完全可以满足进行大规模战争的年需要量。而就是面对这样大的装备差距,中国军民不怕牺牲,英雄顽强抗击日军侵略。1940年,八路军105个团约20万人,对华北日军发动进攻作战,共进行大小战斗1.8万余次,击毙伤日伪军3万余人,摧毁了大量敌据点和碉堡,缴获各种武器弹药,在抗日局面低沉时振奋了全国民心。现为成都军区第14军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在参加百团大战反偷袭战斗中,敢打敢拼,勇猛顽强,击毙日寇小队长以下40多人,以柔弱身躯上演了一场“刺刀见红、白刃格斗”的悲壮历史。包括南京军区第31军的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也是在百团大战袭击山西代县日军机场的战斗中,击毁敌机24架,毙伤敌警卫部队100余人,创造了以步兵歼灭大量敌机的光辉战例。在那段异常艰险的苦难岁月里,面对日军疯狂的“扫荡”、野蛮的“屠杀”,我们的先辈们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积极开展抗敌斗争,积小胜为大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以劣胜优的战争奇迹,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三、用抗战伟大精神凝聚强国逐梦的意志力量
今天,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并不是为了煽动民族复仇情绪,也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
(一)必须强化忧患意识,筑守住信仰的高地。一个民族只有从精神上站立起来,方能屹立不倒。今天我们虽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是在我们享受和平的时候,许多人却忘记了先辈的历史风范,没有了民族的信仰和自尊,当我们仰望星空的时候,有一种尘霾,试图迷失我们的双眼。2013年底,一个拥有数十万粉丝,自诩“解读历史、传播真理”的认证账号发布微博,居然将不屈抗战的“狼牙山五壮士”污蔑成了土匪,将屠戮国人的日寇描绘成了正面形象。不仅于此,网络、报纸、杂志上: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被所谓的物理分析方法诋毁,烈火中潜伏的邱少云被质疑是违背生理学常识……英雄纷纷中枪。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今天,我们听着“赶上了盛世咱享太平”的歌唱,别忘了我们脚下的大地,曾经“一寸山河一寸血”!你可以陶醉于“钢铁侠”“007”“蝙蝠侠”的炫酷,但你绝不该陌生了杨靖宇、董存瑞、黄继光的壮烈!你可以疯狂于圣诞节、情人节的欢歌,但你绝不该淡忘了“七·七”“九·一八”的苦痛!
(二)必须强化使命意识,激发起强国的动力。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更是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全国上下正在为实现强国梦而奋斗,但前进道路不会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国际霸权势力在亚太地区搞所谓的“战略再平衡”,在我们家门口耀武扬威;劣迹斑斑的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否认甚至美化侵略历史,开历史倒车,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台独”势力趁机造势,妄图分裂国家;宗教极端分子、暴力恐怖分子、民主分裂分子兴风作浪,对国家和平发展构成了巨大障碍。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虽然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决不干称王称霸的事,决不搞侵略扩张,但也决不会在别人挑战面前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我们要凝聚强国兴国力量,做到国富民强,确保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三)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树立好党员的样子。我们党的发展历程,英雄辈出、群星璀璨。正如狼牙山有五壮士,大渡河17勇士。正是这些英雄的血性豪情,这些革命先辈的血性样子,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在奋斗中无私奉献,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在危难时挺身而出。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虽然人人不能够像先烈一样驰骋疆场,浴血奋战,但是也不能消解了奋斗意志,不能干工作时怕吃苦,奉献时怕吃亏,急难险重任务又怕危险担责,工作强度大一点就直叫苦,福利待遇一时没跟上就闹情绪,精神上缺乏对英雄的崇尚,行为上缺少血性的激扬,不愿奋斗,不想奉献,没有党员的样子。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弘扬抗战精神不能成为一句容许,就是要与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结合起来,要像杨根思、焦裕禄、杨水才、燕振昌一样,在为人民服务中立起党员好样子,树立党员好形象,当好抗战精神好传人。
作者: 刘昶
单位:中共许昌市委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科
电话:0374-296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