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75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英雄史诗。在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挺身而出,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依,终以驱逐日寇出中国,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是最早举起全民族抗战旗帜,并且有组织开展十四年抗战的唯一政党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在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就发布了《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这是世界二战史上第一个反法西斯的正义宣言;第三天,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号召“全国人民一致动员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国际法上的战争或法律上的战争状态既要有事实的要素,也要有意识的要素。战争的开始,必须通过宣战,可以不一定是布告宣战或宣战声明,只要有交战意向的明确表示即可,这样广义上的宣战实际上就成为国家关系由和平状态进入战争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因而中共满洲省委和中共中央发表的抗日宣言,就成为中国“十四年抗战”法律上的重要证据。
中国共产党不仅首先对日进行战争宣言,而且付诸行动。1936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东北抗联,成为“在冰天雪地与敌周旋七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南方地区新四军建立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直接威胁汪伪政权核心区域的沪宁杭地区;华南地区的华南游击队,其下属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是香港被日军占领的三年零八个月中唯一一支坚持抗日的武装力量;最南边赤日炎炎的天涯海角有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等等。
九一八事变后,约20万装备精良,建制完整的东北军“不抵抗”撤到关内,在这场近代以来最大的反侵略战争面前,无论是当时执政的国民党还是其他党派,都没能勇敢地挺身而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担负起了这一历史重任,其领导的东北红色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贯穿了十四年抗战的全过程,且白山黑水的林海雪原中的东北抗日联军,从产生之初便孤悬敌后,其处境之惨、生活之苦、战斗之残酷,难以用语言描述!
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主动提出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并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尚义,舍生取义谓人之大德。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发挥了尚义、领航、支柱作用。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我国家、我民族已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1935年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6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主导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再次呼吁:“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为此提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向国民党提出三项要求:一发动全民族抗战,二、实行民主政治,三、改善人民生活;并且作出四项保证: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及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中共极力促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军队和老百姓,成为全民抗战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决定因素。此后,中国共产党打退国民党的三次反共高潮,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旗帜。
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中,以摒弃前嫌的态度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巨大的妥协让步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民族大义的立场,忍辱负重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下坚决抗战到底,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以自己正确的政治主张、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
正确的政治主张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和国民党有两个不同的抗战方案和路线。一个是1937年8月,共产党召开的洛川会议上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一个是1938年3月,国民党也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这两个文件的基调都是指导全国抗战的,区别主要在于共产党的纲领强调的是要动员全国人民参加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而国民党的纲领强调的是主要依靠政府军队,而不依靠人民群众的片面抗战路线。因为共产党经过反复研究,靠政府和政府领导的军队去抗战是难以赢得抗战胜利的,只有把全民族都组织起来、动员起来,才能赢得抗战胜利。因此,中共在抗战时期在延安搞了三大政策:“二五减租”、1941年-1944年进行大生产运动、广泛实行民主政治,建立三三制政权。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对日作战方针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1937年10月25日,毛泽东在《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说:“军事上的第一要义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经过10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锻炼成长的红军,它的政治优势就是发动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它的军事优势就是打游击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抗战刚开始时,人民军队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在内,只有4万多人。如果将这4万多人的军队摆到正面战场与日军打正规战,硬拼消耗,很快就会拼光,这样无益于抗战全局。但是,打游击战,这4万多人就成了4万多个火种,散播到敌后广大的土地上,可以组织起千百万群众、点燃起燎原的烈火。日本防卫厅战史室《华北治安战》后来就说:“华北方面军:共军的机动游击战法极为巧妙,顽强,成为我治安上最大的祸患。” “从作战成果看,重庆军比较容易击败,但要捕捉、消灭采取退避分散战术的共军则极为困难。”他们还说:“如中央军者,急则易乱,散则无力,其击溃尚为容易。而共产党军集则为整,化则为零,其每个散开之小组皆为有机体,更从彼等所最熟悉之山路,可以巧妙运用。”
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
整个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处于艰苦的作战环境中。1937年10月刚刚改编的129师统计了全师的人员武器:人员9367,各种枪4965枝,子弹102,828发,刺刀55把。——129师人员武器统计电。大致算来,每支枪平均20发子弹,刺刀全师才55把。这直接导致129师夜袭阳明堡,在阳明堡炸掉日军24架飞机以后日本人发现了冲出来拼刺刀,我们因为缺少刺刀,吃了大亏。阳明堡大战结束以后,第769团团长陈锡联汇报:“我只以手榴弹杀敌,我战士用脚踢的,缺少大刀、刺刀。”1944年10月10日,周恩来在《如何解决》一文中讲过:“除了抗战初期领了120挺机关枪和6门反坦克炮以外,从未得到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之任何轻重武器的装备,即弹药,被服,粮秣,经费以及各项交通卫生器材的供给和补充,也在1940年起全部停止了。”
到了抗战中期,中国共产党缺枪少弹的情况仍然没有改变。1940年3月,朱德彭德怀致电中央说:“我军现有步兵轻武器80%均使用过度,来复线已磨平,口径已松射击已失效;我军自动火器(轻重机枪)平均每连不及一挺,关于弹药,在一二月份战斗中将以前所有弹药大部均耗完,近所用的多是由敌手夺来,现有平均每枪不到10粒。”中央军委后勤部长叶季壮讲:“拿缴获来说,八路军在武器弹药,军用器材方面的缴获,一般的均为全国之冠,而解决了八路军本身部分的困难,但由于种种原因,如敌军作战完全依靠汽车、火车之不断输送,在前线部队所携带之弹药资财不多,以及战斗经过时间较长,到解决战斗时敌兵身上所剩无及,故常常再大的胜利之后也不能补充我军之消耗,有时亦仅仅够本而已。”
1941年1月,朱德、彭德怀致电各部队:“总部现已无存弹,生产亦极有限。规定以后凡领取子弹者,必须带子弹壳来,一颗换一颗,否则不发”。各部队在落实总部这项命令的时候就各出奇招,据《徐向前军事文选》记载:“在战斗中注意收集弹壳,打一枪后马上把弹壳收藏起来,不只收集自己的,还要收集敌人遗弃的。”《刘伯承军事文选》也说:“收用土炮、土枪、刀矛、弩箭、抬枪、马子前膛枪等旧式武器。”日本军人武克在《中共军内幕时析》一文中也指出:“共军的战斗技术在战斗生活中锻炼起来,他们很少从外面得到接济,必须珍惜他们的弹药,使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不致浪费。在优势兵力围剿下,稍一不慎,则有被奸的危险,那要求具有高度的运动性,这就是中共军在环境中磨炼出来的两项特长及精准的射击和敏捷分散行动。”
中国共产党提出实施的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独立自主游击战的战略战术,指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坚定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指引全民族抗战一步步走向胜利!
中国共产党承担最艰苦的敌后战场战略任务,不愧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面临的最大一场对外战争,作战空间空前广阔,沦陷区有26省1500多个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中国共产党在军事上大胆实行“敌进我进”的方针,深入敌占区打击敌人,开辟敌后战场,承担了最艰苦的战略任务。
整个抗战历史中,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8年累计大小战役战斗12万余次,年平均15,000余次,月平均1200余次,日平均40余次。比较经典的战役战斗有阳明堡战斗、雁门关伏击战、七垣村伏击战、广阳伏击战、晋察冀反八路围攻、易涞战役、神头岭战斗、响堂铺战斗,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土家岭战斗、沁源围困战、车桥战役等。抗战期间,美国派来了一个观察组,到延安根据地考察,后来在报纸上公开称赞:“八路军在前线英勇作战,战绩辉煌,绝非国民党所污蔑的游而不击。他们向华盛顿报告,最重要的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共产党军队从抗日战争开始几乎一无所有,在华北华中一个很大地区里,不仅保存了下来,而且极大的增强了他们的实力,在那些地区里他们继续牵制着大量日军。”
日本防卫厅国防部编的《华北治安战》书中记载:1938年,华北方面军:“今后华北治安的对象是共军”。
1939年华北方面军参谋长笠原幸雄:“今后华北治安的致命祸患就是共军。方面军的讨伐重点,必须全面指向共军”。
1940年,华北日军:“国民党游击队的投降倾向显著,以致日趋没落之地步,与之相反,共产党八路军所取得的地盘则占有河北省80%的土地,如今河北省成为中共独占的活跃舞台。”这一年我们打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后,“共军对我占领区的进犯越来越频繁,已成为今后肃正工作上最严重的问题。空军无论在质量上数量上,均已形成抗日游击战的主力,因此占领区内治安肃正的主要对象自然是中共势力。”
1941年,日军又对比了国共两党说:“蒋系军队一直处于颓势,据此方面均将工作重点置于对中共施策上,进一步针对实际情况予以加强”。
1942年,“治安肃正的重点应该放在以中共为主的作战讨伐上。这是从1938年到1942年,一年都不落都是以剿共为主,主要就是对付我们。到了1943年,日军更是公布了他们1943年度综合战报:敌大半为中共军,交战回数15,000次与中共党军的作战占7成5 ,200万敌兵力中半数以上都是中共党军,109,000具敌遗尸中,中共党军约占半数而74,000的俘虏中,中共党军所占的比率则只有3成5, 这一方面暴露了重庆军的劣弱性,同时也说明了中共党军交战意识的昂扬,因此只有对于为华北致命伤的中共军的绝灭作战,才是华北皇军今后的重要使命。”
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缴获各种枪支69.4万余支,各种炮1800余门。共产党员发展到120多万人;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人,民兵发展到260万人;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人。中国共产党不愧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坚决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不怕牺牲,充分发挥共产党人的表率作用,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和必胜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讲:“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
中国共产党人坚决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率先垂范,铸就全民族抗战的坚强意志。整个抗战时期,在国民党营垒中一直存在着“亡国论”的思潮,这是“不抵抗政策”的思想基础,七七事变之后,又有“再战必亡”的论调。在此影响下,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以下20多位中央委员、58位旅长、参谋长以上将官投降,一些部队成建制哗变,以至于当时人们就说国民党是“降官如毛,降将如潮”。整个八年抗战,协助日伪军作战的伪军人数高达210万,超过日军数量,使中国成为唯一一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伪军数量超过侵略军的国家。
而中国共产党人却显示出不一样的英雄气概。东北抗日联军第一陆军总司令杨靖宇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中坚持抵抗,绝不投降,战斗到最后只剩自己一个人;1938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妇女团八名女官兵被敌军围困河边,八人视死如归挽臂涉入乌斯浑河,并且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高唱“奴隶们起来”的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战斗到最后一刻,全连82人全部牺牲的新四军“刘老庄连”等,他们不拍牺牲的英雄气概铸就起民族意志的脊梁。
毛泽东同志曾这样形容过我们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是我们民族气节和党的气节的真实写照。
在中国共产党内,通过积极的抗日形势和政策教育,全党上下精神振奋、士气高昂。在著名的《论持久战》中,提到“抗战”93次、“抗日”91次,提到“胜利”89次,“抗战”“抗日”与“胜利”的比例几乎是1比1,并指出“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就是我们的结论”。正是由于我们党坚定的抗日意志和必胜的抗日信心,党内没有一名中央委员投敌变节,党领导下的军队没有一支成建制投敌,而且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为抗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
网上有声音说:“我们抗战八年仅牺牲左权将军一人,国民党牺牲200多个将军,国民党军队伤亡341万,共产党军队只伤亡61万。”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国民党军队是国军,有一套完整的军衔体系。而我们除了在抗战初期有少数人,比如周恩来,他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授予中将军衔这一批,但只有这第1批,后来国民党再也没有给我们授予过军衔,我们自己不管是八路军还是新四军,我们是没有军衔制度的。1942年4月24日,《中央军委关于军队干部暂不实行军衔等级制度的指示》说:“概不划分干部职,等级军衔。”所以说从军衔上来比是不可比的。如果一定要比的话,那就不能比军衔,只能拿职务来比,这可能会更真实一些。从国民党牺牲将领的名单来看,200多个,至少是少将,少将一般来说是要旅长这个职务以上,但是它也包括了一些团长,甚至更低一些的军官。比如带领800壮士死在上海的谢晋元,他原来只是个团长,在牺牲以后被追认为少将。还有带领500壮士死守上海宝山的姚子青,他原来只是个营长,在牺牲以后才被追认为少将,200多位里边有很多都是这种追认的。他们追认是向上追认。而我们连军衔都没有,怎么追任呀?相反的,我们在职务上还曾经向下降级使用。我们在被改编成八路军之前,红军序列是这样的:三个方面军,红1,红2,红4,下来是军团长这个级别。红一方面军红三军团红一军团,红二方面军红二军团红六军团,红四方面军是没有军团这个级别的,直接就是军长,下来是师长旅长,大致序列是这样。而被改编成八路军之后,三个方面军被改成为三个师,方面军总指挥成了师长,军团长变成旅长,师长降成了团长,旅长降成了营长,那是向下降级使用的。如120师师长贺龙原来是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变成了师长,副总指挥萧克变成了副师长,同一级的往下降,359旅的旅长程伯君,原来的军团长降成旅长,这是120师。129师同样,由红四方面军改编而来,师长刘伯承,原来是总参谋长,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降得更狠,降成了副师长,129师的团长,都是由原来的师长降成了团长,所以说从职务上来说它也是不好比的。如果一定要比的话,我们拿旅以上干部来比,一组数据:我们八路军牺牲的旅以上的干部144人;新四军牺牲旅以上干部43人,东北抗联牺牲旅以上干部42人,华南抗日游击队牺牲旅以上干部两人,共计201人。这并不比国民党的206个少多少啊!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我们八路军三个师一共6个旅,怎么会有这么多旅以上干部呢?就是因为我们后来迅速壮大了,人变多了,但是蒋介石不给番号,不给编制,所以后来我们自己搞了很多军分区,军分区就是旅一级的建制,包括我们那些原来往下降的都提上来了,所以旅一级的干部就多了!并且从数量上比就差不多,从牺牲将领这个比例上来说,我们是高过国民党的。国民党军队多将领也多,我们军队少将领也少,但是数据差不多!1937年至1945年,八路军共有团级干部3438人,其中牺牲了728人。这牺牲率是1/5呀!不到5个就要牺牲一个呀!这恰恰说明了我们当时的共产党干部是身先士卒呀,不怕牺牲,非常勇敢。而国民党这个牺牲比例就不高,蒋介石就很清楚,他自己就讲过:“你看我们现在打这样的大战,几年以来无论在哪一个战区,将官战死的究竟有几个?可见在我们一般高级将领之中,真正能够为民族为主义而牺牲的很少很少。”国民党国防部部长徐永昌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全国对抗战心口如一,第八路军的人第一,李德邻(李宗仁)部的人次之,其余类多口是心非。”蒋介石在日记里也说:“中共对抗战之态度,表示积极。”连日本人也说:“如果有人以为只要和重庆能够谈判成功就可以解决中国事变,那是很大的错误,根据我们的见解,真正的抗日势力始终一贯的是中国共产党。”不管是国民党也好,还是日本人也好,都认为中国共产党抗日是积极的和坚决的。对于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抗战胜利到现在已经75周年,回顾历史不难得出一个共识:抗战胜利是全民族团结的结果,而中国共产党是无可争辩的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正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代面临的最大一场侵略战争中挺身而出,并且以自己艰苦卓绝的意志和奋斗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这值得我们铭记与自豪!
姓名:杨苗
单位:中共许昌市委党校
联系方式:1556530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