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恪尽职守为民安 同舟共济渡难关

魏都区党史研究室娄晓文抗击疫情先进事迹
时间:2020-04-10  来源:市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党史研究室

  娄晓文,男,汉族,1989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许昌市魏都区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区委办公室副主任科员)。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娄晓文同志密切关注疫情动态,积极搜集关于疫情防控的各类资料。1月21日,魏都区部署疫情防控工作;1月23日,武汉“封城”;1月25日,魏都区成立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一个个命令,一项项举措,都在预示着疫情的严峻形势。娄晓文同志坚持24小时随时待命状态,时时关注手机信息,时时准备投入战斗。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6日,农历新年第二天,接到办公室电话后,他立即到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报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

  在指挥部,娄晓文同志被分到综合协调组,从事疫情防控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工作简报、疫情信息动态、微信美篇、汇报材料等内容的编辑起草工作。他始终坚持一丝不苟、严格细致的工作精神,认真领会领导意图,全面查阅搜集资料,构思草拟信息、文稿等内容,直至形成初稿,呈送领导阅示,再经反复修改,最终定稿。每一道程序,都劳心费神,有时连吃饭、走路,他都在与同事讨论信息、文稿的框架、思路,互相交流看法、斟酌文字,确保方向不偏、内容不空、措施不虚。疫情防控期间,他先后编发《魏都区疫情指挥部工作简报》22期;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报送《魏都区工作动态》16期;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微信群推动微信美篇信息16篇;撰写汇报材料3篇。踏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不怕吃苦的精神使娄晓文同志短时间就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随着疫情局势的严峻,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提出“要建立各工作组、各专班以及疫情资讯日报告制度”。压力就是动力,娄晓文同志迎难而上,勇担重任,并向领导保证,一定圆满完成这项任务。从那天起,他每天与指挥部下设的八个工作组联系,收集、汇总、编写指挥部各工作组日报;每天与教育、交通、工业、商业、建筑业等专班工作组联系,编写各专班工作日报;每天与区卫健委联系,并通过网络掌握全国疫情概况,编写魏都区疫情资讯日报;自此,每天工作至凌晨成为了常态,对家人的思念每至夜深人静时更显深刻,但却又不敢在此刻惊扰他们的梦乡,便只能将牵挂深埋心底。疫情期间,他以《领导参阅》形式编辑报送工作组日报告34期、各专班工作日报告19期、每日疫情信息日报告52期,保证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能够实时掌握魏都区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打好阻击战,进一步推动了全区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效地开展。

  2月24日,魏都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取消弹性工作制,全面恢复正常上班秩序。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娄晓文同志牢记自己“党史人”的身份,时刻把“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不断强化党史部门的使命担当。他在做好疫情指挥部工作的同时,与组织部、宣传部、新闻中心、各街道办事处联系,收集整理魏都区疫情期间涌现的先进事迹30余人;他把魏都区抗击疫情关键时间节点梳理整理出来,绘织出魏都区“抗击疫情时间脉络图”;他与全区60余家部门单位联系,收集整理出全区各级、各部门抗击疫情图片200余幅;他以魏都区抗疫部署为主线、以疫情关键信息为基点,整理出全区抗疫大事记共计1万5千余字。一系列的工作,为下一步《魏都战“疫”》(暂定名)大事记的编写垫定了坚实基础。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主责主业工作的同时,娄晓文同志把对党的深厚感情用交纳“特殊党费”的方式去表达。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他就向党支部缴纳了200元的党费。这笔捐款,传递着温情、彰显着初心,更表达了他众志成城、与同志们一道携手抗“疫”的决心。他用实际行动,从各方面展示了一名“党史人”的抗疫风采。

  两个月的时间,不管夜有多深,他坚持有召必回,不管任务有多难,他坚持有令必行,他用执着和坚守彰显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他手中握的不是“枪炮”,却时长需要打“硬仗”;他不是医者,却依然是“逆行者”。在疫情面前,他是众多“幕后者”中的一员,更是千千万万防疫工作者的缩影,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虽然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正是他勇于奉献,心系群众,才会在疫情面前才会毫不退缩、永葆初心,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为全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