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烟许昌卷烟厂,地处辽阔的中原腹地,这里有一位这样的离休老干部、老党员。他年龄91岁,党龄73年,从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到今天的和平时期,始终牢记的是使命,扛起的是责任,不变的是初心!
战争年代,他是枪林弹雨出生入死的真英雄,15岁参军入伍,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3次负伤,5次荣立战功,被授予“淮海战役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和平时期,他是企业发展的带头人,作为许昌卷烟厂党委负责人,敬业奉献,拼搏奋进,推动全厂卷烟生产水平和效益位居河南省前列。
离休后,他是革命精神的传播者,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初心,把自己的余热无私地奉献给了社会,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离休老干部发挥余热先进个人”。
他叫石增奇,原许昌卷烟厂党委书记,许昌市老年体协荣誉主席。
生死不渝的初心
“我是1946年3月3日,在战场上火线入党……”讲述起自己的峥嵘岁月,石增奇老人如数家珍一般,入党的日子记得是那么清清楚楚毫不含糊。
1946年春天,时任中原野战军3纵通信兵的石增奇在战斗前线申请入党,得到党组织的批准。
党旗下的誓言,就是此生不渝的初心。
73年后,2019年初夏的一天,石增奇老人的家中,不到80平方米的屋内,陈设简朴,最显眼的位置,摆放了各种各样的功勋章和荣誉证书。
老人的身上,有着弹片贯穿后的弹孔疤痕,让人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1928年,石增奇出生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的一个红色家庭:父亲是县农协会员,兄弟5人,3人壮烈牺牲,忠烈满门。红色的基因,浸入血脉骨髓。
1942年,14岁的石增奇就成为为地下党组织传送“鸡毛信”的小通讯员,1945年1月,17岁的石增奇参加八路军。攻打曲沃一役,是石增奇走向英雄之路的“成人礼”
石增奇老人的老伴郭景娥指着他身上的伤疤说:这个弹孔是他在攻打曲沃县留下的,当时小战士没有枪,战役一打响,他就高举着铁锹冲了上去,腿受伤了也不下“火线”,坚持战斗,最后俘虏了两名敌人……
这个弹孔是在攻打河南登封的时候留下的。他在攻城时腿负了伤,卫生院里没有麻药,就直接做手术,老石忍着痛,把嘴唇和舌头都咬破了……
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他先后参加保卫延安战役、上党战役、淮海战役,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历经一次次血与火的考验,朴实纯粹的初心,滚烫依旧。
奋斗不懈的初心
战争年代,他不计生死,为国浴血;和平时期,他服从党的召唤,服务驻地建设,和无数的战友们一起,用肩膀扛起祖国的建设、扛起人民的幸福。
作为南下干部,石增奇先后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担任领导,1981年,调任许昌卷烟厂党委书记。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牺牲小我,岗位奉献,石增奇将时间、精力倾注到了企业的发展和技术改造提升上。
许昌地处河南中部,烤烟种植历史悠久,曾被毛泽东主席赞誉为“烟叶王国”。许昌卷烟厂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原料优势。改革开放,为石增奇大展身手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
军人出身的他,以厂为家,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
郭景娥介绍说:俺这4个孩子出生时,他都是在工作一线,不是搞建设,就是忙开会,孩子们都是我带大的。跟着他,虽然生活上吃了不少苦,但他是为集体、为大家,忙的都是正事。想到这,也就理解他、支持他了。
石增奇带领全厂干部职工把一个作坊式的小厂变成了现代化企业,让一个不起眼的烟草企业成为全省骨干企业、许昌市纳税大户、河南烟草行业的重要力量,不仅铸就了许昌卷烟厂辉煌的发展篇章,更培养出一批人才、锻造一支队伍,为“许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石增奇却说:时代在变,共产党员的本色不能变。
岁月不变的初心
1989年,石增奇在许昌卷烟厂党委书记的工作岗位上离休。然而,他并没有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没有停止和放慢前行的脚步,而是继续发挥余热。
离休后,他常年坚持不断学习,关心形势,关心政治,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的思想、观念、认识不落伍,跟上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在许昌卷烟厂强力实施三项制度改革等关键时刻,他献计献策,协调做好干部职工思想、稳定工作,十多条合理化建议被厂党委采纳。他倡导和发动手艺精湛的退休老技师义务为厂修旧利废,3年为厂节约资金100多万元。
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2008年汶川地震,他都带头捐钱捐物,并组织老干部、老党员开展捐赠活动。除了厂内工作,他还放眼社会,担任老干部督导团四分团团长,成了一名“编外城管”。石增奇和他的团员们负责6条大街16个小巷的督导工作。这下,他更加“忙活”了。每天的早晨和傍晚,他都会习惯性地到附近的几条街道上走走逛逛,看看街面是否干净,有没有不法商贩占道经营,还有哪些卫生死角需要清理打扫。
石增奇的女儿介绍说:“他到老干部督导团工作,我们害怕他年纪大了吃不消,他却是越干越有劲,我们了解他的脾气,也理解他,愿意支持他的工作。”
厂离退休党总支负责人韩峰说:“石老,最难忘也最让人尊敬的,是他的初心。他始终保持着对党无限忠诚、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在部队、学校、工厂讲革命传统,不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由于石增奇的传奇经历,当地许多单位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时都会请他去作报告,他总是欣然答应、按时到场。他还根据听众的年龄特点,精心准备报告内容,讲述战争年代的艰辛,让年轻人和学生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每年的“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是石增奇最忙碌的时候,讲传统、送关怀、上党课……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对象,石增奇会选择不同内容,认真准备、精心演讲。他的报告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石增奇也因此成为深受人们爱戴的老英雄。30年来,聆听石增奇讲述革命传统教育的青少年逾20万人次,最早听他报告的孩子,现在都40多岁了,他们的孩子现在又成了老人的听众。
石增奇说:“我今年八九十岁,跑不动了,但我还可以说,让好的传统继续传承、发扬光大。人离休了,但共产党员的党性决不休息。”这就是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在许昌卷烟厂党委的大力引导下,在老书记精神的感召下,许昌卷烟厂一批批先进人物、模范典型也成长了起来,企业也一步步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