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与祖国同行 > 逐梦的时代

追寻农耕记忆 留住乡愁情怀

许昌学院退休教授 汪庆华
时间:2020-01-07  来源:  作者:

  大河奔流,逝者如斯。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渐行渐远地离开我们。在我们欢庆祖国生日、憧憬更加美好未来之时,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当前正处在农耕嬗变的重要历史节点上,我们有责任为留住农耕文化的根脉作以思考,作出努力。

  留住根脉

  中国自古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大国,农耕文明的历史进程,一直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脚步。许嘉璐先生曾说过:“中华文明是在农耕时代成长、定型和弘扬的。中华文明的根主要在农耕文化。”当历史跨入20世纪后半期,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当今时代正处在农耕嬗变的历史节点上,如何留住农耕记忆,传承文化根脉,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子孙后代,是一个十分重大而迫切的时代课题。

  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当前社会,不难发现,面对渐行渐远的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人们在为时代进步无比高兴的同时,也不免在情感上表现出深深怀念与思恋,难怪近年来“望见青山、记住乡愁”成为一个社会强音,走向田园、回归自然的乡村游成为休闲热点,粗茶淡饭、有机果蔬成为时尚追求。是的,在滚滚向前的历史潮流中,一个优秀的民族是不能失去记忆、忘却历史的。我们应该明白从哪里走来,记住通往故乡的路,守住心灵深处那片家园——我们的民族从农耕原点走来,我们的祖辈从农村原野走来,我们的文化从庶民百姓走来。亲身经历了这个时代转换和文明嬗变的一代人,有责任为留住根脉、记住乡愁、传承文化做些有益的事情。

  思考和探索这个时代课题,我们首先应该对中华农耕文化这一概念有所探讨和认识。笔者认为,中华农耕文化是指在中华民族所经历的漫长农耕时代,农民、农村、农业创造、形成和传承下来的文化成果和精神财富。中华文化根植农耕文明,悠久而厚重的农耕文化决定了汉族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内容和特征,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农耕文化集中体现了儒家文化,并融汇墨家、道家及其他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和特征;农耕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厚重,广泛存在和展现于农耕劳作、家居生活、纺织衣饰、炊事饮食、村镇民居、传统工匠、休闲娱乐、乡音俚语、民风民俗、乡村治理、思想观念、子女教育等诸多方面;中华农耕文化具有地域多样性、历史传承性、民族多元性和草根乡土性等特征;“男耕女织”“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孝悌忠恕”“仁义礼智信”等等是影响广泛而持久的农耕文化理念。

  珍藏记忆

  很显然,传统农耕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虽然多为无形的文化存在和流传,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借助诸多有形器物作为载体留存记忆、加以表达,诸如传统农耕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娱乐器具、工匠用具、典籍资料及各种各样的器物、衣饰等等,都可以通过博物馆来承载和诠释农耕文化。这些东西在三四十年前的农村都是司空见惯的,当那个时代尚未离开之时,人们自然不会觉得它们稀罕珍贵。但是,现在就不同了,如果不抢救性地把它们收集保存起来,以后将后悔莫及。因此,抓住时机创建一批以重在表现农耕嬗变为主旨的专题博物馆十分必要和迫切,应该视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工程,希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可喜的是,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开始关注这一工程,创建与农耕主题相关的场馆正在渐成热点。河南省许昌学院于2010年着手创建的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就是比较突出的一例。该馆经河南省文物局批准,于2012年12月正式开馆,现已加入中国博物馆协会和全国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馆舍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设有17个展厅和两道室外图片长廊,不重复展品3000多件(套)。该馆特色定位概括为五个字:一是“中”,就是立足以河南省为主要区域的大中原,努力挖掘和生动展现中国中部地区传统农耕文化的特征和风貌;二是“近”,就是重在记载和展示近代以来农耕文化面貌,着力把握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农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节点,真实记录和展现刚刚消失和正在变化的事物和境况;三是“深”,就是深入挖掘和揭示“人”、“物”、“事”、“技”“境”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突出高校博物馆应有的育人功能、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四是“全”,就是全方位展示农耕社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农耕风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勾画出传统农耕时代民间底层社会的全景图;五是“真”,展品务求真品真实,所有展品均由民间收集而来,宁缺勿仿,宁旧勿新,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反映传统农耕风貌。“接地气、通民情、贯古今、重文化”是该馆的突出特色。


  该馆开馆以来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出预期。省内外参观团队络绎不绝,赞誉良多,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十分突出。在这里,他们可以了解传统农耕的源流与智慧,感知祖辈的辛劳与德行,领悟祖国的沧桑巨变。许多参观者留下感言,称赞这里无愧于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优秀非遗展馆、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河南省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河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等诸多荣誉称号。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于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办、国办2016年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更加激发了各地政府及众多民间有志之士保护、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就农耕主题场馆创建情况看,势头良好,方兴未艾,珍藏农耕记忆,弘扬传统文化,渐成社会共识和积极行动,这是可喜可赞的。

  传承发展

  对于悠久而厚重的传统农耕文化,仅有博物馆珍藏器物、存留记忆是远远不够的,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传承文化,教育后人,才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我们应该把中华农耕文化记忆传承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不仅要办好实体博物馆,还要进而建成数字博物馆和智慧博物馆,同时还应在开展调查研究、资料汇集、媒体传播、活态呈现、开发利用、创新发展等方面多途径作出努力,主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当为工作重点:

  第一、国家有关部门对全国各地创建农耕文化专题博物馆的热情应予鼓励和支持,加强宏观指导,把握正确方向,促进健康发展。条件成熟时,可以引导和组织同类场馆进行横向联合,加强沟通交流,互相借鉴,携手共进。社会文化建设管理机构应重视发挥农耕文化场馆的社会效益和历史价值,通过一定方式和措施,使之很好融入社会文化建设工作体系之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二、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一方面要深入发掘传统农耕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针对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坚持“一体两翼、古今兼备”的方针,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在重视整理和利用历史存留的珍贵资料基础上,以农博馆为重要依托,深入发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有力推进乡村文明建设。

  第三、积极推动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开发应用和传承发展。鼓励和支持休闲旅游业开发利用农耕文化资源,通过器物展示、活态呈现、体验感受、观光采摘等手段,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从而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西安高陵大型农耕文化体验园“高陵场畔”及其关中农耕文化博物馆,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每到周末游客可达数万之众,节假日游客摩肩接踵,异常火爆。

  第四、多途径推动优秀农耕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大力倡导现代传媒、教育领域、文学艺术领域以优秀农耕文化为素材进行宣传教育和艺术创作。近年来许多电视台和网络新媒体以回归自然、守望家园、传承文化、莫忘乡愁为主旨制作播出的栏目和作品,广受欢迎,异常火爆。社会上陆续涌现的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旨的文学艺术作品和学术成果也颇受青睐。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韩晓民的散文集《民间记忆》(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年出版),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先后获得河南省民间文艺金鼎奖和第二届“杜甫文学奖”;该馆开展的“农耕回望·文脉传承”大型图片巡展以及传统儿童游戏夏令营等诸多活动,深受欢迎。这些都充分说明以农耕文化为切入点弘扬传统文化,意义重大,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第五、重视发挥优秀农耕文化在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和积极作用,选择一批条件较好的农耕文化主题场馆(包括博物馆和体验园),创建为中小学研学实践的特色教育基地,以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优秀农耕文化教育进校园。这项教育不仅具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积极意义,而且也是启迪教育一代代青少年不忘本源、勇于创新、拥护改革、敢于担当的生动鲜活的社会教材。

  总之,留住农耕文化的根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值得关注,任重而道远!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