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画卷呈现在我眼前的是日新月异翻天覆地变化的美丽许都,看到它我心潮翻滚、激动万分。30年弹指一挥间,我们年轻时的故事都没走远,“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悠悠的时光被虚无吞没,岁月轻轻划过指尖,许多往事弥散在沙漏般的光阴里。昨晚我做了一个梦,遇见离别30多年的美国朋友星莎姐,和她述说离别后大陆的发展变化。人生是一个美好的轮回,功名富贵看淡了,获得健康是最幸福的事情。不是我炫耀许都的辉煌,更不是吹嘘许昌的风景,璀璨耀眼的许都和千转万回仍不舍的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是我灵魂的寄居地。我们是伴随着祖国诞生成长的一代人,又是目睹改革发展变化的一代人,我们是自豪、幸运的。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如花的家园——记忆中的许昌
1987年我举家迁入许昌,30年前的许昌风沙漫天飞舞,晴天满身灰,雨天一身泥,狭窄的街道垃圾遍地。一位南方朋友来访,问及她河南有什么特产,她毫不客气的说:“风沙和泥土”,搞得我们张口失言、满脸通红。刚到许昌时,粮油凭票供应,我家先生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可是粮店没有大米供应,我只有四处托人购买大米,生活上有很多的不方便。90年代以后,粮食敞开供应,物质丰富了,再也不会为柴米油盐发愁了,百姓的生活方便富足实惠多了,这些都是改革惠民政策带来的收益。在这片蓝天沃土上凝结了自己多少汗水和心血,留下自己多少情结和怀想,对它有十分的眷恋和不舍呀!在这里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许昌发展变化最赏心悦目、最触动我心灵的是许昌外部环境与核心内容的变迁,城市楼群高耸林立,生产企业隆隆的机器声、劳动工人劳作的谈笑声环绕四野,一片片绿油油的农作物,模模糊糊使人恍惚沉入恬静的湖光山色之中。
如今的许昌是花的家园,我们行走在绿树成荫碧水蓝天的街道上,可以嗅到它花香四溢细腻香甜的味道,满园馥郁葱葱四处飘香犹如画的世界。它是我国宜居城市之一,用美丽的生态刷新百姓幸福感,是惠民工程为百姓提交的最好答卷。它有风景如画的鹿鸣湖,“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它是供游人健身运动的体育场所,每年端午节在那里举行龙舟比赛和游泳比赛;还有花海香气怡人的北海公园、芙蓉湖畔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那里绿茵环绕,栈道长廊盘旋弯绕,湖光粼粼水影倒扑,时常有顽皮的孩童扔下一颗颗石子,荡起波波涟漪,激起无数的水花。这迷人的湖光秀色,凝结着多少劳动者的汗水呀,也吸引着无数游人流连忘返。犹如唐人于良史的诗句:春山多春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身翠微。
许昌市在2015年完工的82公里长的中心城区湖河水系改造工程,给许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湖河水系的竣工使周边可开发条件的地块增值90亿元,社会效益使许昌市地下水位回升2米,空气湿度增加,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使城市品质大幅提升。许昌在2018年竣工的曹魏文化古城一期,为城市增添了许多文化气韵,使这座美丽的古城再现了古典的魅力,还有五光十色的科技广场、喷泉林立的东湖游园,为许昌增添了许多迷人的游乐场所。许昌的工业十分发达,它有年产值上千亿元的许继电器、传动轴制造有限公司和省部级企业许昌卷烟股份有限公司、烟草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还有著名的私企瑞贝卡制造公司、森源电气有限公司等;交通也非常便利,东临京珠高速公路和京珠高铁线路,北邻郑州国际航空港,出行十分方便。假如你有兴趣我邀请你回国观光,饱览一下祖国我的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呀。
圆梦的家园——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你若问起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我就会滔滔不绝不知从何说起,2001年我校由四所院校(许昌教育学院、许昌师范、许昌机电工程学校、许昌财税学校)合并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19年来学院由原来的中等职业院校一跃成为高等职业类标杆学校,它和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可以相媲美,2019年我校成功创建国家优质院校、荣获高职院校管理50强的称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为许昌“智造之都,宜居之城”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许昌这座历史古都,不但振兴生态产业结构,同时也要振兴职业教育,从提升技能着手培养工匠精神,我校在探索职业教育新模式方面狠下功夫,闯出了一条新路径。在这片蓝天沃土上绘制了最美丽最自豪的画卷,下面给你展示一下我校改革开放以来秀美的蓝图吧。
专业技能建设突显,提升办学条件,以优势专业谋发展。我校在积极应对职业教育新常态,大力推进内涵建设,以品牌促发展,以特色谋长远方面做出了新成绩谱写了新篇章,创建了国内一流特色院校。近年来,我校创立了曹魏文化研究所,为许昌古城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文化参考依据。2019年我校新成立了附属幼儿园——许昌东城学道实验幼儿园,为幼教专业提供了坚实的实训基地。我校为40多种传统工艺申请了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中国名瓷钧瓷的烧制技艺和手工拉坯技艺;中药加工炮制技艺;传统的糖画制作工艺;被大家所喜爱的皮影戏道具制作工艺;戏剧越调弓子锣舞表演技艺。我校还不断拓展国际化途径提高国际影响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国外12所高等院校、培训机构及企业开展来校访问、合作办学、学生学术交流合作项目12个,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框架和河南省五大战略规划,与德国达姆施达特应用科技大学等13所国外教育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13项;与巴基斯坦苏瓦比大学合作建立中巴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与斯里兰卡工商部合作建立斯里兰卡产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园林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引入国际先进技术标准12项、数字化教学微课资源700余种,培养了大批国际视野和跨国文化沟通合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加强与国外文化的交流,同时传播了中国文化。20年来我校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大跨步前行着。星莎姐你若需要汉语言教师我可以给你提供大批量的人才呀,我们可以举办一所许昌—纽约联谊学校,实现许—纽联合的国际联办语言学校啊!你一定会说我是在痴人说梦吧,没有梦想就没有未来,未来蓝图就是梦想的现实版呀。
目前,我校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省教育试点专业5个、省特色专业5个、省级示范重点专业9个、校级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精品在线专业2门、教育部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校级教学资源库12个。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组建5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8个省高等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的实训基地,形成了国家、省级、校级三级实训基地框架体系;有校内众创空间、2个校外综合创新创业实践平台、22个创客工作室、36个专业实训室,图书馆藏书100多万册,中外期刊、电子期刊1万多种,建成校园湖畔——明月湖、牡丹园、枇杷园、灯光操场、万人体育馆等,形成了花园式的校园。作为地方性大学,我校为培养优秀专业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树立许昌职教形象,统筹推进“五力”育人工程(即就业实力、工作活力、发展潜力、创业能力、做人魅力),推进时代高职教育现代化,谱写了高职教育的华丽诗篇,展示了职业教育的独特魅力。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大局,不断增强内动力。准确把握许昌重点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的需求,以许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更远谋划学校发展为依据,同时满足国家—产业—职业—个性化四级需求精准定位。在康养服务专业、航空服务、许昌花卉食品加工、物流、三国文化产业、电气自动化、汽车制造与装配等专业人才培养中引入企业生产标准、技术规范、管理理念,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先后设立了众品食品检测班、东方领航专业班、西继迅达电梯学院、森源电气学院、海天家装订单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匹配和优质人才。
逐梦教育——甘做推动教育事业的拉纤人
沧海桑田岁月如歌。我一直扮演着一个执行者的角色,任何工作都离不开好的助手。20多年来我一直担任基层党支部书记职务配合党组织工作,从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和补助,任劳任怨无私的奉献着毕生精力。每年建党节,我们都要组织党员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学习杨水才“小车不倒只管推的精神”,把它贯穿在自己的工作学习中;学习焦裕禄艰苦创业,引领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顽强斗争精神;学习西柏坡人艰苦卓绝、亲民助人的精神、学习继承他们关心群众疾苦的革命热情。在工作之余我们党支部经常不断地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带领大家开展自我批评,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带领支部全体党员,敞开思想各抒己见,深挖思想中的自私根源,检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找出努力的方向。在学习活动中既反对因循守旧,也反对急躁情绪。教育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勇于发现工作中的困难和危机,认真解决和应对才彰显出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本色。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解决旧问题,不断完善组织工作中的缺陷,冲破思想束缚,始终坚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这才是一个基层党支部领班人应该做到的。在业余时间我逐户拜访贫困教工家庭,了解他们实际情况,想他们所想,思他们所需,突出解决急需问题。我校的赵广斌老师生了重病,急需困难补助。我找到学校老干部处给予他经济方面的补助和精神上的关怀,使他平安度过人生的艰难时期。自己犹如一个航船的摆渡人,在湍急的河流中把船平安划向对岸(目标)。
甘做推动中国航船前行的拉纤人。我今年61岁了,站在这个节点上有种感觉,犹如攀爬在山腰间,既有“闲花落地听无声”的清静和淡然,也有“遥看瀑布挂前川”的兴致和意趣。生命的节奏快与慢、浓与淡变幻莫测难以把握。自己不愿被时代所淘汰,我至今仍坚守在教学科研一线的工作岗位上。儿时的梦想是做一名人民教师。理想是实现了,可不知做教师是如此艰难不易啊。初上讲台时,调皮的学生扰乱课堂秩序,我严厉管教后,他们仍大声喧哗,气得我流着泪走出课堂,现在想起那时多么幼稚可笑啊。由于自己多年工作的磨砺奋进,2009年被评为许昌市优秀女教工;2010年荣获许昌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退休后享受全额工资待遇。曾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被许昌老年科协吸纳为科协会员。在自己一生的辛勤工作中,保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用自己的行为谱写了无愧于共产党员称号的诗篇,这些荣誉的获得使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欣慰。
从事教学工作30多年来,一直把信奉的教育理念“仁爱、情怀、信念”放在首位,植根在学生中,通过育人传授知识,重点引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政治使命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培养他们敢于担当勇于奋进的创新精神,告诫他们信仰和质疑并存才会有未来。他们学习的背影留在学校的明月湖畔,他们的脚印留在了图书馆、运动场上。他们走入社会后奋力拼搏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尤为突出的是2008届语教专业毕业生郑碗恒同学,在2011年独创了许昌市新星岩教育中心,培训机构规模初见成效,拥有教师400多名,为我校创下良好的口碑,创造的社会价值得到家长的一致认可;还有2009届桥梁专业毕业生吴伟欣同学更为突出,他从2016年至今担任肯尼亚内罗毕至马拉巴铁路项目国际工程部部长,为我国的桥梁建筑技术增辉,更为我国精湛的建筑技艺扩大了影响。他们在校时我经常对他们讲起的一句话:你们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只有认认真真做事,干干净净做人才会有机会和希望。在他们努力工作锐意拼搏下取得了事业的成功,这就是我们做教师最大的安慰和自豪,每每想起都不禁夸赞几句。教师的言传身教会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由我校毕业考入山西师大硕士研究生的甄柳阳同学说过:我们是不会放弃自己的志向和追求的。正是她们的志向和追求使祖国充满了希望和未来。还有2003届的毕业生杨红钦同学考入河南大学区域经济系学习深造,由于家境贫困交不上学费,面临着辍学的困境,我豪爽的伸出援手赞助她生活费,并联系了假期兼职工(许继电梯公司会计工作)解决了她的学费问题,使她顺利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来她专程来看望我激动不已:“不是寇老师的资助,我是找不到工作的。”真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奋进不止实现自强的梦想。1987年我调入许昌工作后,很快融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以后10多年一直坚持业余时间学习提高自己。1990年考入了河南省教育学院函授班学习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1992年我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我的人生从此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同时也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段经历在自己的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是自己受伤最严重的时期,但我仍不放弃学习,在1997年我又以自学的方式取得了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2001年合并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并担任人文学院第一支部支部书记职务工作至今。2003年由于工作需要,我脱产到上海复旦大学进修学习行政管理学专业的相关课程,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当时我女儿宋涵在高中学习,因学习紧张身体出现很大的问题,受到了病痛的创伤,女儿出院后,我及时返回学校继续进修学习,并没有因为女儿生病而影响自己的学业,可内心还是感到愧对女儿的,在她生病阶段进入高考时没有在她身边悉心照料她。2004年我又考取河南大学古典文献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脱产学习了两年半时间,在这个阶段我的专业水准、学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辛苦耕耘硕果累累,自己边学研究生课程边写作论文、搞课题研究,并发表论文在相关的学术期刊上。其中有《欧阳修对世风的影响》《辨析汉字的形音义》《浅谈韩愈的教育观》《实现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对策与研究》《试论个性特征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发挥》《激励是一种赢心智慧》《大学生择业调查》;在2007年自己主持研发省级科研项目《加强“社会人”管理问题的研究》并获得一等奖。在2009年又主创研发了院级精品课程《职业素养与教育》。在课题研发阶段,我和冯颖、范晓丽等同事加班加点到凌晨,修改课件,多次录制课程视频,直到满意为止,从未耽误教学任务。由于大家的通力合作,我们研发的精品课程得到专家一致好评。2011年还主持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与对策研究》。辛勤耕耘的几十年中,每年授课总课时量在500学时以上,教过的学生上万人。讲授过10多门课程,其中有《现代应用文写作》《大学语文》《文学欣赏》《行政管理学》《人力资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现代社交礼仪》等,并为企业新员工培训举办礼仪讲座。回首往事无所遗憾,回首30年的风雨历程,路途艰辛硕果累累,把本职工作做到尽善尽美,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2019年是我退休的第5个年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41个年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华诞日。40多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心中也充满了无限的期盼和欢乐。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中国科技也飞速发展,制造业正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改革从城市到农村、从东部到西部、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逐步深化,使中国社会发生全方位的历史性转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节奏,让我们为这鼎盛繁荣的时代欢歌狂舞吧,唱响时代的最强音。说许昌史话,讲许昌故事,叙说家国情怀,让我们载入史册的资料遵循司马迁写史记的遗训“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再现历史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