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与祖国同行 > 逐梦的时代

乡村巨变

建安区椹涧乡退休教师 张宏正
时间:2020-01-07  来源:  作者:

  “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看不完数不尽的胜利消息……”每当我听到现代戏《朝阳沟》里的著名唱段,不由得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朋友们!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习近平总书记讲得太好了,我们远的地方不说,只是从身边的事,衣食住行等诸方面来证实我们乡村巨变,从小的角度可以观看祖国的巨大变化。

  首先,我们的穿衣方面来讲。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穿衣是计划布票证券,每人每年几尺布证。穿的一般是自己家人亲手织机织的粗布衣,能穿上的确良都是最好的衣料。爷爷的衣服爸爸穿,爸爸的衣服打下来给大儿子穿,大儿子的衣服小儿子穿,一件衣服几代人穿。大人的衣服改装后给儿子过年穿,一般都是老套装,只有结婚办事或有其他的喜事时才能穿件像样的衣服,如的确良、灯芯绒。人们穿的鞋一般都是家人,如母亲、妻子亲手做的,鞋底、鞋帮一针一线的缝,才能穿上一对崭新的手工布鞋。如今,人们穿的全都是机制品牌,做好的布料,成品的漂亮衣服配上皮鞋已经是太普及了。冬季毛领大衣,夏季赤橙黄绿青蓝紫色的长短裙,好看极了。今昔之比那真是天地之别,这都是党的好领导、好政策给人们带来的欢乐与幸福。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改革开放前,人们一般大部分吃的都是粗粮。生产队的每个人每年分80斤小麦,其他的都是粗粮,红薯干、玉米等杂粮,计划经济靠粮票、证券度日,定时定量。只有过年过节偶尔吃上一顿白馍。而改革开放后,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土地流转,每户原来的产量几十斤几百斤,通过今天的科学种田,每亩产量上千斤或一千多斤,昔日的粮票已进历史博物馆,人们的生活水平大有提高,可以说是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的粗粮粮票到今天的每顿都是白馍或几个小菜。饺子、包子,可以说是天天过年的生活标准。每个村里的超市,各种各类的蔬菜和水果应有尽有,城乡一体化使城市里有的乡村里照样有,户户有余粮,人人有存款。万元户已经不稀奇,而是上百万或是几百万的户。现在的生活太幸福了。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报党恩。

  再看看我们的居住条件。改革开放前,我们住的茅房和土坯房,瓦房很少,而今天一般每户都是住小楼房。以前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都是当时最富有的户儿。今天,家家户户都有手机、电视机、洗衣机、电扇、空调、电冰箱、电脑等,过去几代人十几口人住的是一间或两间的小茅房。而今天在农村,一般情况下,一个儿子一处宅基地,三分到半亩地不等宽敞明亮的楼房里。今夕相比实在幸福,惟有感谢党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幸福。

  再从各家各户用水上讲。我家在许昌市建安区椹涧乡大余张村,过去我们这儿各大村只有一眼水井,后来发展到两眼、三眼,过去人们用手拿辘辘来嚼水和人们用手来把水吃,而今天用的是自来水,每户都有净水机、太阳能,以前吃饭烧水用的是柴、煤,今天用的是天然气。环境大改变,彻底改变了生活条件、方式。这一切变化,都来自改革开放的好政策。

  还比如,从我们的行走方面来看。改革开放前,我们村全部都是土路,每逢天下大雨,泥泞的很,人们出行艰难,走一步鞋子陷进去拔不出来,确实是行走难,难行走。而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我们村全部是棋盘式的水泥硬化路,横竖有序,出门不踩泥,夜晚有路灯照明,出门旅游方便。每天清晨,人们顺着硬化路走向乡村生活广场,做早操,晨练;晚上,随着音响跳舞,人们展现着那优美的舞姿,柔软的身段,享受无限的欢乐与喜悦,飒爽英姿,健身快乐,其乐无穷。改革开放前,人们出远门,从村里到许昌市区都是步行,后来发展到骑自行车,如今每户每家出远门都是各类电车和小轿车,许昌105路公交从火车站直接到我们大余张村。坐车出门旅游太方便了,坐车到各个城市景点,观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美好风光,大饱眼福,其乐融融,太幸福了。学生们上学以前是步行,如今是坐公交,坐校车,关爱儿童的健康成长。村里道路整洁,垃圾有人管,那真是人换思想地换装。这些巨大的变化都来源于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来源于党的各项好政策的落实。

  文化设施的变化。改革开放前我们村没有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广场,而今为了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物质文化水平,村里成立了“戏迷活动中心”“豫西梨园”。每逢星期三的下午,都会有专场演出,有曲剧、豫剧、京剧、小品、二人转、快板等节目。表演的内容都是表扬村里的好人好事、孝顺儿媳等。在村委党政群活动中心附近的墙壁上有长七米多、宽两米多的大黑板报很引人注目。黑板报上有四个栏目非常耀眼: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栏,专门宣传当前的政治形势;习近平讲话政教科文专栏,专门宣传《人民日报》社论、知识等;光荣榜专栏,专门宣传为民族复兴革命英烈谱和村里的好人好事等;卫生与健康栏目,专门宣传卫生保健知识。80多岁的老共产党员张宏勋老人高兴地说:“我们最喜欢看村里的黑板报了,看后受益匪浅,比看一场大戏都强。”“2018年6月5日,《许昌日报》第3版报道了张宏正同志的先进事迹,这块黑板报是弘扬正能量的阵地。”村支书张宗法说,“2018年6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物》一书的第490页,以《张宏正的执着与追求》为题,详细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我们村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老干部党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一个关心下一代报告团,每学期对全乡所属各中小学校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分别给各个学校进行党史、国史教育,对党、对国家、对父母、对老师的感恩教育,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等教育,受到各个学校师生的赞扬和好评。广大师生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听了各位老师的演讲,真是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课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而我们今天学到了,希望今后多给我们上几节这样的课。”这是在改革开放前没有的事。

  医疗条件和群众的民生养老方面。改革开放前我们的卫生医疗条件很差,而改革开放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讲话所讲的那样,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医疗、看病有补贴,养老发放养老金,粮食补贴每年每人100多元,每年不交粮。这是开天辟地有史以来从来没有的事,而今天实现了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原来的171元增加到2.6万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8%,我国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上升40.6个百分点。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我国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粮票、布票、肉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业券等百姓曾经离不开的票证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回首往昔,这是何其辉煌的成就。展望未来,这是何其壮丽的征程。历史是无情的见证者,历史证明我们乡村的巨变和祖国的巨变,都来源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好政策,党的好领导,正如人们常说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