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对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216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4-09-03  来源: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作者: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尊敬的郭汶青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立足乡镇村志高质量编修 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许昌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办公厅关于乡镇村志编纂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把乡镇村志编纂纳入全市地方志工作总体规划,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着力推动乡镇村志编纂工作走深走实,发挥存史、资政、育人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特别是在收到提案后,室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研究部署,推动办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一、坚持规划为先,做实“编”的基础

  2024年初,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乡镇村志编纂工作的通知》(豫办发电〔2024〕3号),市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作出批示,市委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全市乡镇村志编纂工作的通知》(许办发电〔2024〕10号),许昌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依据文件精神,按照“党委领导、党史方志部门督促指导、乡镇村组织实施、社会广泛参与”的总体思路,持续推动全市乡镇村志编纂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启动编修乡镇志21部、村志9部。

  一是明确主体,用好“压舱石”。为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河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等要求,明确落实责任主体,乡镇志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编纂,村志由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编纂。二是规划先行,绘好“路线图”。指导县级党史方志部门对条件成熟的乡镇村组织实施,成立乡镇村志编纂委员会和编审委员会,按照“分批启动、逐步实施、梯次完成”的原则,围绕机构设立、篇目设计、资料征集、集中编写等重点任务,明确年度计划、责任单位、保障措施、质量标准。三是试点引路,种好“试验田”。指导县级党史方志部门及时掌握所辖乡镇村的基本情况,精心选择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乡镇村开展试点,围绕人员组织、资料征集、审核出版等关键环节,认真总结试点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找准存在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细化措施、完善方案、拓面推广。

  二、坚持质量为本,做细“修”的文章

  一是细化方案,按图索骥。4月,许昌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相继召开全市党史方志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和 全市乡镇村志编纂工作座谈会,多次强调推动全市乡镇村志编纂的重要性,听取县级党史方志部门制定的工作计划、遇到的困难。指导县级党史方志部门认真学习借鉴郑州、洛阳等地的成功经验,结合县情乡情实际、整体规划和试点工作,制订编纂篇目类型找准当地特色,形成有步骤、有标准、能对照、可操作的工作流程。二是巡回指导,有序推进。5月,相继指导禹州市召开乡镇村志编纂业务专题培训会、魏都区召开党史和地方志工作推进会,并以《盛夏逐梦行 文化促振兴》为题对街道社区志进行编纂辅导。从县级党史方志部门选派业务骨干,定期下沉到乡镇村,全程跟踪、巡回指导篇目设计、提纲拟定、编纂初稿、修订评议等各个环节,确保环环紧扣、有章有法。三是严格把关,打造精品。由县级党史方志部门精心拟定编纂提纲,印发各乡镇参考执行。严把分级审核关,实行编纂委员会、乡镇编审委员会、县级党史方志部门的“三审终审制”。严把出版批复关,经县级党史方志部门复核无误、下达出版批复后,编纂委员会凭批复文件申请办理书号、印刷出版。

  三、坚持运用为要,做活“用”的途径

  积极拓展乡镇村志的运用渠道,让乡镇村志中的文字“活”起来,焕发生机、为社会所用。一是以志寻根,传承历史文化。许昌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以抢抓全面推进乡镇村志编纂工作为契机,同步开展历史沿革、名人、重大历史事件收集及非遗文化传承发扬等课题,挖掘、整理一批曹魏文化、三国典故等资料。二是以志资政,助推乡村振兴。坚持以史资政、以志辅政,引导乡镇村结合志书编纂工作,摸清镇情村史,理清发展脉络,因地制宜推进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如,禹州第一部镇志《无梁镇志》2017年出版,无梁镇先后获评国家卫生乡镇、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等荣誉称号。三是以志育人,涵养新风正气。坚持把编修乡镇村志作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广泛深入发动群众,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比如,长葛市增福镇段黄庄社区等结合村志编纂工作,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先后被评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村”“科技示范村”“综合治理先进村”“河南省第二批全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

  下一步,许昌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将按照提案的意见建议,继续采取有力举措,对标先进地区,加强对县级党史方志部门的指导,高质量推进乡镇村志的编修工作,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中共许昌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2024年8月29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