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许昌志愿军老战士英雄往事

王顺喜:敌军重机枪扫射,子弹呼啸而过

时间:2020-10-14  来源:许昌晨报  作者:郝晋

  

       王顺喜,1931年出生,现为建安区河街乡供销社退休职工。他1951年入伍;1952年9月赴朝鲜战场;1953年年底回国,先后在部队担任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

  

       89岁的王顺喜对在朝鲜作战等往事记得非常清晰。

  王顺喜的老家在高桥营街道办事处老吴营社区。“当时,我的母亲是妇女会主任。她和我父亲年轻时经常冒着危险散发革命传单,父亲还因此被捕过。”回忆参军时的情景,王顺喜说,当时,他母亲告诉他,“过去环境那么恶劣,咱家人还参加革命。现在抗美援朝,不能只让群众去,咱也要去”。1951年,王顺喜和同村的另外5名青年成了河南战编六团十七连的战士。

  经过新兵训练,1952年9月,王顺喜和战友一起换上大衣、翻毛皮鞋,从许昌坐火车向朝鲜进发。“我们在中朝边界停留了3天,然后在黄昏时坐火车进入朝鲜。”王顺喜说,每座山头有民兵放哨,发现敌机就鸣枪警戒。火车灯光和煤炉火光很快引起敌机注意,战士们跳下车开始步行。志愿军一般都是白天休息,夜晚行军。敌机投下的照明弹悬在空中,把公路照得通明。战士们穿的大衣里面是白色,雪天反穿大衣趴在雪地里,等敌机走后继续行驶。

  王顺喜和战友到朝鲜战场时,敌我双方是“停战不停火”。各自占领山头,看到就打。敌军一般会选择用餐、早起时间定期打炮,每次有20至25发炮弹。敌人的炮弹分为空中爆炸、地面爆炸和穿甲弹三类。地面爆炸的,炮弹皮会向上飞,只要趴在地上,人就不易受伤。一次,王顺喜刚出防空洞,一个炮弹皮“嗖”的一声就下来了,落在他脚前2厘米远。

  “每座大山挖出3圈防线,小山挖两圈防线。我们团驻防地属于西线。一个连平均守卫4公里那么远,一个班坚守一个山头。白天挖工事,晚上领补给。”王顺喜说,我军与敌军中间隔着一条大江,涨水时,河道约有500米宽。一次,他到河边掩体处换防。敌人的探照灯把我方照得通亮。刚到掩体,忽然听到有“通通通”子弹出膛的声音,他赶紧蹲下,子弹打到眼前不远的地上。他赶紧跑到相距约20米处的另一处掩体,很快又听到“通通通”声,子弹呼啸而来……原来,白天敌军已经对掩体进行试射,并架好了重机枪。这次经历算是九死一生,也是他最危险的一次。

  “白天,敌我双方都没有太大的动静。晚上,我们会找准机会‘摸他’。”王顺喜回忆,我军的碉堡大多用树桩搭建。敌军的碉堡是用三角铁焊接,外面的铁丝网上再挂一些手榴弹。有一次,他和班长一起通过中间的稻田端掉敌人的碉堡。刚走到水稻田里,敌人的炮弹就过来了。“班长是位老兵,他大声喊‘卧倒’。我们迅速趴在田里,炮弹在相距三四米处发生爆炸。如果有人是站在那里,肯定会有伤亡。”

  与他们相比,同为65军195师585团1营3练的三班战士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清晨,临江雾气很大。他们班的战士走出碉堡学习文化课。随后,雾气消退,他们准备返回碉堡。刚没走几步,后面炮弹就过来了,当场有1名战士牺牲,2名战士受伤。

  “战争是残酷的。”王顺喜说,一起参与抗美援朝的同村人王金池,眼睛被毒气熏伤,几近失明。

  1953年底,王顺喜跟随部队从朝鲜战场回国,在大同烧砖建营房。1956年,26岁的王顺喜升任排长。1963年以副连长待遇专业到许昌河街供销社,一直干到退休。

  采访最后,王顺喜说:“在朝鲜战场,虽然敌人的武器装备好,但我们从不怕对方。我军战士不怕苦、不怕累,战斗情绪非常高。”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