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许昌志愿军老战士英雄往事

曹学孟:与热血战友共度无悔青春

时间:2020-10-14  来源:许昌晨报  作者:郝晋

  

       曹学孟,1930年9月出生,1947年参军,先后参加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3月入朝鲜作战,1954年4月回国;先后荣获“淮海战役纪念章”“解放华北纪念章”“渡江战役纪念章”“西南解放纪念章”“朝鲜人民共和国军功章”等,1956年任上尉军衔,1964年转业业到许昌工作。

 

  9月7日,在七一路清华园小区,90岁的曹学孟显得很有精神;因为听力障碍与他交流虽然略显困难,但若对方领会谈话意图,很快回忆起往事来。

  曹学孟老家在现在的濮阳市清丰县。作为家中的长子;父亲坚持让他读书。1947年春,他响应号召入伍,到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炮兵营五连当了一名文书。

  “我读了10多年书,口才不错。入伍时首长问我到部队想干些啥?我说‘到文工团宣传队,唱歌、演戏、刷标语我都会’。”曹学孟说,但到了炮兵营被留在了连队。到了大别山,重炮无法行动,拆开埋在了河滩。没有了重炮,曹学孟又成了一名步枪兵。1948年8月恢复五连,他又到连队当文书。参军后,他先后参加了鲁西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西南解放战役。

  1951年3月,曹学孟和战友一起开赴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前后,他在后勤部汽车二队任政治指导员。“敌人的飞机在空中盘旋,炮弹乱飞,运输连的车队经常受到偷袭。”说起战争的残酷,曹学孟说,一位战友的腿被炮弹炸断,战士们抬上他,没有走多远就牺牲了。在抗美援朝的过程中,他们在同一个锅里吃饭的战友中有7人牺牲在了朝鲜。其中1人被飞机打中,6人被炮弹炸死。对于运输连来说,连长不怕汽车被炸毁,最怕没有司机。

  曹学孟回忆,因为敌军几乎完全掌控了制空权。敌人的飞机到处轰炸运输车队,我军很多后勤物资无法运往前线。“当时,连队想把运输队集中在一起开个会议,那简直是太难了!”

  曹学孟的儿子曹豫川说,他的姨夫杨宇、姨妈熊梦华与父亲一起参加抗美援朝。三人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他的表姐是在朝鲜出生的,取名“鲜云”,以纪念其出生地。正是因为姨妈的牵线,他父亲从朝鲜归国后与母亲举行了婚礼。

  曹豫川将父亲荣获的“淮海战役纪念章”“渡江战役纪念章”“朝鲜人民共和国军功章”等11枚纪念章、军功章精心地珍藏着。他觉得,这是父亲无悔青春的见证。在父亲抗美援朝的有关物品中,有一双精致的银筷子,上面镌刻有“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保卫东方与世界和平”字样,是赴朝慰问团送给连级以上军官的慰问品;另外还有一个“甘肃岷县马沿区一乡二行政马梅梅”绣的一个小布包。曹豫川说,父亲早些年想到甘肃找这个叫“马梅梅”的人,但一直没有成行。

  1953年7月,驻朝军部军法处在全军挑选干部,曹学孟被选到军政治部任军法干事,从此与司法结缘。

  1954年,曹学孟从朝鲜回国;1964年转业到许昌工作,先后在许昌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任办公室主任、党组成员、、副院长,地委政法办公室副主任等职,直到离休。

  “父亲经常说,不能做亏心事,否则对不起死难的战友。”曹豫川说,他从父亲身上读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正直和忠诚。

  志愿军战士曹学孟。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