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年奋斗路 启航新征程 > 开拓许昌

积极推行联系产量的“五定一奖”责任制

时间:2021-03-31  来源:  作者:

  中共长葛县委通过总结夏粮生产实践经验,在全县积极推广联系产量的“五定一奖”责任制,要求在种麦前逐队落实到作业组。

  从1978年冬到1979年春,在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过程中,长葛县大多数生产队逐步恢复和建立健全了生产责任制,大大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1979年的小麦单产、总产都比丰收的1978年增产了18%。夏季丰收后,中共长葛县委在发动群众总结落实党的经济政策时,发现在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中,联系产量的生产责任制效果更好。这种包工到组,责任到人,联系产量,计算报酬,生产队对作业组实行定劳力、定地块、定产量、定投资、定报酬、超产奖励的“五定一奖”责任制,能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和男女同工同酬的原则,能把生产和成果、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是发挥集体经济优越性、调动社员积极性、加快农业发展的一项有力措施。但是,也发现一些大队以上的领导干部,对实行这种办法心有余悸,怕犯错误,迟疑不决。原来那些作风不民主,习惯“铃下点兵”,管理方法简单,或者依靠职权给亲属分配轻活干的生产队干部,看到实行这种办法,有的权力分散到组了,管理方法简单不行了,干活不分“光棍”、“眼子”了,就出现了怕没权、怕麻烦、怕吃亏的“三怕”思想,对实行这种办法不积极,不主动。针对这些情况,县委及时召开了县、公社、大队三级干部会议,组织大家反复学习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两个文件,联系思想实际,狠批极“左”路线,并让联系产量责任制搞得好、成效显著的孙庄大队和口王大队分别在大会上介绍了经验。县委及时拟定出了一个关于在种麦前积极推广、抓紧落实“五定一奖”责任制的意见,要求全县各极党组织把实行这种办法作为发展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抓紧抓好。要象当年宣传高级社优越性那样,大张旗鼓地宣传联系产量的“五定一奖”责任制的好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此基础上,解决好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一、建好田间作业组。组的规模要适当,不宜过大过小。一般地说,大的生产队建三个组,一般的队建二个组,最小的队也要建一个农业专业组。编组时,要经群众商量,以户为单位,骨干、劳力、技术力量适当搭配,防止树旗招兵,自由结合。建组后,民主选举组长、副组长、记工员各一人。组长必须由大公无私、懂得生产又有一定领导能力的人来担任。

  二、认真搞好定工定产。定工的根据是:按照农活操作规程,拟出切实可行的农活定额,根据定额算出每亩作物需用的工分。计酬办法有两种:一是“以产定工”,即用每亩定的产量除以每亩定的工分,求出每斤粮食所需的工分。收获后,用每斤粮食的工分乘以实产,就是作业组应得的总分。粮多工分多,粮少工分少。二是大包工、小段清,即生产队按定工分段给作业组付分。组对社员按照劳动定额由组里记工员记分。如果实做工分高于定工,按比例下降,低了按比例上升。定产是以上年产量为基础,参照当年的生产条件和地质、茬口,民主讨论,逐块定出产量。定产指标要积极可行,不要偏高偏低。

  三、土地划分要适当。各作业组的土地要分配平衡,便于统一确定劳力、投资和产量指标。作业组所分的土地,一般以一年一换为宜,如果群众同意,也可延长二至三年。小量的经济作物和集体不易耕种的零星村边地,可以“五定一奖”到人或到户管理。

  四、签订合同。在搞好“五定”的基础上,生产队和作业组签订“五定一奖”合同,一式三份,作业组、生产队和大队各一份。由大队管委会监督执行。如遇特殊情况需要修改合同,必须有三方协商同意,方能生效。

  五、奖励兑现,取信于民。奖励办法是:实产在定产以内,减去上年实产,多余的为增产部分;实产在定产以外,为超产部分。增产奖一般奖增产部分的20%到30%,超产奖一般奖超产部分的50%到70%。作业组所得的奖励可以按实做工分全部分给本组社员。先进社员、干部,可由生产队再从增产部分中提取一定数量的实物或现金、工分进行奖励;也可以由作业组从得奖部分中抽出一定数量的实物或现金奖给本组干部和先进社员。如有特殊贡献的,可以多奖。

  六、抓好分组收打。根据1979年的实践,分组收打进度快,质量好,产量准确,便于奖罚兑现,是能否落实联系产量的“五定一奖”责任制的重要一环。因此,生产队要及早为各组准备好场地、场房,分配好工具,保证做到收打有条不紊。

  七、处理好队与组的关系。作业组是为生产队包工的作业组,有权按照合同规定的要求,组织全组社员进行生产,搞好作业组内部的评工记分,使作业组成为名副其实的作业组,生产队不要乱加干涉。作业组要接受生产队的正确领导和统一指挥,不要各自为政。

  联系产量的“五定一奖”责任制在全县大部分生产队推开后,长葛县委还强调把经济手段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广泛开展队与队、组与组的劳动竞赛,定期检查评比,及时表扬好人好事,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整个生产过程中去。同时,他们针对目前基层干部管理水平不能适应联系产量责任制的要求这一问题,决定县、社分期分批培训生产队长、会计及作业组长,还要选拔有管理经验的干部组成报告团,传经送宝。并要求有条件的社、队办农业学校、政治夜校,组织基层干部学政治,学文化,学科学,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