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留住最美红色记忆 > 故事随笔

关于榆林革命烈士纪念碑的一次访谈侧记

时间:2021-05-12  来源:  作者:

  访谈侧记

  初春时节,新冠肺炎疫情逐渐消融,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少了几分戒备和防范。阳光正好,我们一行3人来到榆林乡政府,在榆林乡党史研究联络员朱新正的热情引领下,到榆林乡一中革命烈士纪念碑采访。

  朱新正是一个快言快语的人,在榆林乡生活工作了60多年,对榆林有着深厚的感情,榆林乡31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每个圪塔他都熟悉。一路上他侃侃介绍自己90年代撰写新闻稿件的经历很是满足。他说,那段时间稿子的投中率很高,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台、《河南日报》等均有刊发他的新闻稿件。用他的话说是“新闻视角敏锐,只要是好的新闻,报刊都愿意登”,他曾采写过榆林乡的很多典型事迹,其中《一位农民党员的遗产》当年评为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县委专门号召向优秀共产党员刘水周学习;《妻子拾金不昩,丈夫苦寻失主》在中央广播电台上提要加评论播出,还有他采写的《农民宋民卿冰窟窿救出两幼童》,引题非常漂亮,这些新闻的写作手法放在今天同样适用。

  榆林有两样东西很出名—榆林小米和榆林花生,这两样农产品的推广也与朱新正的近30年的宣传报道有一定联系。至于联系有多大,无从查实。但从某种角度说,文字的力量的确是不容小觑的,当一件事物通过口述相传时,总是缺乏说服力。而一旦通过文字记载下来,就让人有了信服的愿望。所以文字工作者,一定要怀着敬畏之心,以事实为依据,严谨考证,不能偏听偏信信口开河信马由僵。所以,当我记录这次访谈时,也是心有忐忑,担心将自己的想法不经意地通过文字传达出来,因为人们在摆弄某种东西的时候,总有自己的喜恶和偏好,对于文字亦时如此。

  榆林一中门口,一把大铁锁紧紧的拦着,看门的老太太懒懒地坐在门口晒太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校还没有复学,几株花树透过铁栏没滋没味寂寞的散淡开放着。老太太看到朱新正很热情的起身打招呼,问明原因后才将门锁打开,整个过程热情纯朴又毫不失专业水准。

  进入校园直接左转,再经过一道小门就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碑是为了纪念榆林籍萧潮、刘昭平、林廷珍等十四位革命先烈而修建。2009年5月,榆林乡老促会的赵林广、朱清志等六位老同志,多方筹措资金,在市、区老促会的大力协助下历时八个月修建完成。当时,《河南日报》《中国老区建设》《许昌日报》《许昌晨报》等报刊、杂志都有关于六个老人与纪念碑的相关报道。

  初春的阳光下,世事安好。朱新正站在烈士纪念碑前,很熟悉的给我们讲解纪念碑修建的历史,讲解这些刻印在碑上的先烈英勇事迹。碑文所刻:榆林籍的萧潮(原名晁国庆)、刘昭平、林廷珍、张水长、张喜明、杜木章、姬丙谈、姬顺福、李万玉、刘水云、刘清峰、贾新朋、王国正、李明灿等十四名英烈为祖国之富强,为民族之复兴,为民生之幸福,为主权领土之完整,别骨肉,告乡亲,离桑梓,在驱倭寇,平内战,抗美帝,保建设中,拓疆拔城,捐躯殒命,换来今日之繁荣。他们的功照千秋,绩放光辉,业彪史册,德积耀祖,聚福泽后,浩气存映山河。为表达对已故先烈们的沉痛悼念与崇高敬意,为激励后人弘扬革命烈士遗志,发扬革命传统,树立爱国情怀,推动老区经济建设,特筹资勒碑明志,垂示后代。

  革命烈士纪念碑后面建设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展馆。该馆修建于2016年,馆内摆放了十四名革命先烈们的纪念碑,并存放了他们大量的珍贵遗物。

  看着这些发黄的纸张,凝结着生命和鲜血的立功喜报、革命烈士证明书、抗美援朝军人牺牲证明书……,一时感慨万千。多少世人在欲世和欲望里拼命挣扎,努力生活,感到彷徨,感到疲惫,不被理解的时候,可曾想过,今天走的路开的花唱的歌百年前是何种模样,百年前又是谁人抛头颅、洒热血?历史从来只呈现了一些没有温度的数字、人名和事件,在这些冷静的数字、人名和事件记录中,需要人们代入感情,去感动,去共鸣,去感知,也去感谢。当我们这样代入感情的时候,也就在某一时刻突然与历史深处的故事有了某种契结,也因此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生活。

  从榆林一中出来,我们决定到榆林乡杜庄访问革命烈士刘青峰。刘青峰生于1928年,1946年被国民党抓壮丁,1947年加入解放军后参加西南缴匪,战斗中英勇杀敌,顽强奋战,荣立一等功。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1951年5月中旬牺牲。1950年11月19日,西南军区政治部印发《立功喜报》:刘青峰同志家住河南省许昌县柏塚镇区杜庄村,在剿匪作战的战斗中光荣立功,经评定为壹等功臣。特此祝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0师五三八团。

  我们要访问的是刘青峰的弟弟刘青瑞。今年89岁的刘青瑞提到二哥刘青峰时,言语里充满自豪和思念,他说自己兄妹7个,二哥刘青峰识字有文化,人也长得排场,1米8的个头,加入解放军后,思想坚决,进步很快。他说,刘青峰参军后,从部队往家寄过两封信,母亲找识字的人看,但因为自己不识字,也不记得信中都写了什么。

  刘青瑞很努力地回忆过去,一只花狗卧在他的旁边,在阳光里懒懒地晒着。老人很动情地说,二哥寄的第二封信是去朝鲜战场前写的,说自己“要去赶美帝了,不把美帝赶到海里决不回家”。但这些书信已经找不到了,书信内容也无从考证。我把这些记录下来,只是因为这些是刘青瑞里记忆里很鲜活的印象,在不长时间的采访里他反复说起过几次。之后,刘青峰就与家人断了联系,烟火战乱,生死离别,此后再也没有相见。

  刘青瑞说,现在家中二哥留下的物件就只有这几张纸,一张立功喜报、一张抗美援朝军人牺牲证明书、一份悼词。他说二哥刘青峰在西南缴匪时还立过一次二等功,但二等功的喜报找不到了,也是因为不识字的原因,早些年并不懂得这些遗物的重要性。

  老人的家人把这些物件拿出来,我们用相机拍了下来,一张张发黄的纸页在镜头里留驻,并将存于档案。为了尽可能的寻知刘青峰的事迹,我们多次问起刘青瑞知不知刘青峰当时参加西南缴匪具体是在哪个地方,但他并不清楚,只说是在解放军180师。他说,二哥参军后,他记得的就是有过两封信、两次立功。

  亲人都无法说清楚的历史对于个人来说充满了一股悲凉的味道,我们更需要寻着历史的脉络努力去探寻、去查找,去印证,去留存,这也是党史工作者的责任。

  刘青瑞的家人说,90年代,临村有一个从台湾回来的人,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他们带着一丝希望托他回台湾后帮助打听刘青峰的消息。但这个人第二次回村时,说刘青峰当年牺牲在朝鲜战场了。家人这才完全断了念想。很长时间一段沉默,我们似乎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到了午饭时间,我们与刘青瑞一家人告别。大门外,有一处废弃的院墙,一只大狗栓在里面,一株桃树开得正艳。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