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留住最美红色记忆 > 故事随笔

建立中共襄城县龟山党支部,播撒革命火种,积蓄抗日力量—— 襄城革命的不朽丰碑

时间:2021-05-28  来源:  作者:

  龟山,位于襄城县紫云镇石庙羊村西部,海拔不高,状如龟壳。

  山顶,有一间坐北朝南的房子,红石青瓦,古朴沧桑。门楣上方,悬挂一块深红色木板,上刻“中共襄城龟山党史展览馆”几个毛体大字,遒劲有力、飘逸洒脱。

  这里,就是襄城县首个党组织——中共襄城县龟山党支部诞生地。在20世纪30年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七八位从东北流亡到此的青年学子,心忧天下、情系苍生,播撒革命火种,积蓄抗日力量,点燃了熊熊燃烧的革命烈火,塑造了襄城革命的不朽丰碑。

  东北流亡学生来到襄城

  成立襄城县先民队宣传抗日

  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一些重要历史时刻因影响深远而被人永远铭记。

  在中国现代史上,1937年7月7日就是值得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历史时刻。这一天,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襄城县的首个党组织,就是在抗战爆发后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诞生的。

  1937年11月,中共党员、武汉东北抗日救亡总会会员张文海奔赴山东,途经襄城时和其同乡、国民党襄城县县长李峰及县政府一科科长鞠仁卿进行了会谈。三人纵论时局,言不尽意。李峰盛邀张文海留襄工作。张文海因为有任务没有应允,但是答应请武汉东北抗日救亡总会派人来襄,指导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早在1936年春天,共产党就在襄城县开展革命活动。次年12月,共产党员孔尼奇带领关鹤桐、鞠之由、李汉超、朱秀等一批东北流亡学生,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襄城,在襄城师范成立襄城县先民队,进行抗日宣传。”党史爱好者古西岭说,1938年1月,襄城县先民队与西安先民总队取得联系,得到肯定和重视,队员迅速增长,达到110人。

  1938年4月,武汉东北抗日救亡总会的刘澜波,利用和李峰的私交,先后派遣共产党员闫伯玉、杨战滔来襄工作,不久又派遣滕靖东来襄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并筹备成立了襄城县抗敌宣传队。后来,在闫、杨两人的建议下,滕靖东以县政府秘书和抗敌后援会视察员的身份,开展地下活动和抗日救亡工作。“襄城县抗敌宣传队是以县政府名义成立的,闫、杨两人分别任正、副队长,通过向青年学生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作战战术和辉煌战果,激发了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和救亡责任感。”古西岭说,在襄城县抗敌宣传队的影响下,先后有陈乃天、刘大造、闫青海、张玉卿等一大批进步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投身革命事业。

  当年5月,《新华日报》刊登了《沸腾的襄城》一文,向全国介绍了该县的抗日救亡运动经验和做法。后来,闫伯玉来到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确山县竹沟,向中共河南省委进行详细汇报。省委认为襄城县的抗日救亡运动成效显著,决定批准成立襄城县党组织。

  “不久,中共豫中特委派遣李彩珠、张刚、刘艺亭、高锦云等人来到襄城,具体负责成立襄城县党组织工作。”古西岭说,襄城县先民队、襄城县抗敌宣传队等抗日组织,为中共襄城县龟山党支部成立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龟山寨的灵泉观里积极筹备

  采石坑中诞生龟山党支部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抗战爆发后,团结抗日、一致对外,成为国共两党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

  在中共的抗日主张感召和强烈呼吁下,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

  在中原腹地襄城县,随着襄城县先民队、襄城县抗敌宣传队如火如荼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中共襄城县委首个党组织成立已是水到渠成。

  古稀之年的张长水,曾经担任石庙羊村党支部书记,熟稔当地的人文故事。他回忆说,1938年,龟山寨四周有厚厚的寨墙,有东、西、南、北四个高大的寨门,群众把粮食、牲畜等都放到寨里,以防土匪抢掠。在龟山寨北城门附近,有一座灵泉观,松柏森森,香火旺盛。“龟山党支部在龟山寨成立,绝不是偶然的。”张长水说,一方面,龟山寨位于襄城县西部山区,地形复杂,地广人稀,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较好;另一方面,该地区处于襄城、郏县等交界地带,交通便利,易守难攻,且利于人员快速疏散。

  张长水介绍,1938年夏天,该村村民石增林(已故)少年时代和其父亲上山放羊,在灵泉观见过李彩珠、闫伯玉、杨战滔等人,目睹了龟山寨党支部成立时的情形。前些年,石增林在世时,张长水曾经向他详细询问这段往事。

  “李彩珠等人衣着干净,面容消瘦,不像外地烧香的人。”张长水说,他们来到灵泉观里,集聚在白玉阁里商量党支部成立事宜。后来,由于山下出现一些可疑人员,为了保障与会人员安全,李彩珠等人决定转移到灵泉观后面的黑龙池。最后,大家在一个废弃的采石坑中,庄严地擎起右拳,成立了中共襄城县龟山党支部。

  对于龟山党支部成立的情况,张长水的回忆和文献记载大致相同。据《襄城县志》记载,1938年6月,经过闫伯玉、杨战滔、滕靖东等人积极筹备,龟山党支部在龟山寨成立,该党支部有成员6人,李彩珠任党支部书记,闫伯玉、杨战滔、高锦云、刘长波、张松峰为党支部委员,隶属中共豫中特委领导,后来,党员发展到20多人。8月,应中共襄城县党组织请求,中共河南省委派遣张维桢、张静超到襄。经过3个月积极筹备,中共襄城县委又在龟山寨成立,辖3个党支部,1个党小组,党员100余人,归属中共豫中特委领导,张维桢任县委书记。

  “龟山党支部的成立,使得襄城县的抗日救亡运动有了领导核心,进一步推动工作有理有节地开展起来,也为后来襄城县委的成立打下基础,为后来夺取抗战胜利、建立新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襄城县党史办副主任王忠和表示。

  发掘整理不同时期的红色资源

  打造党史教育鲜活教材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无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在襄城县这块广袤大地上,英勇的襄城儿女用热血和汗水,奏响了一曲曲抗日救亡、保家卫国的时代赞歌,也留下了一个个熠熠生辉的红色遗迹,格外引人瞩目。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龟山党支部遗址、襄城县委遗址、半坡店抗战遗址、高金城故居、陈谢兵团驻防襄城遗址等20余处红色遗迹,遍布紫云镇、王洛镇等乡镇,成为该县对党员干部进行党史教育的鲜活教材。另外,襄城县还涌现了以耿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襄城儿女,在国难当头的危机时期,抛头颅,洒热血,狙击外寇,保卫河山,作出了重要贡献,付出了极大牺牲。

  今年以来,襄城县对龟山党支部遗址进行了提升改造,先后建设了初心广场、清风步道等,使龟山党支部遗址成为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红色遗迹是革命先烈留给襄城人民的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认真发掘、系统整理。”王忠和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龟山寨规划建设思源亭、游客接待服务中心等,设置襄城英模长廊,增加图书、实物、影视资料、抖音视频等,丰富馆藏实物,拓展服务功能,增强党史教育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

  王忠和介绍,下一步,他们将重点打造以龟山党支部遗址、襄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和毛主席视察襄城纪念馆为代表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三个重要红色遗址,合理规划,整体提升,打造三条党史教育红色旅游线路,让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寓学于乐,润物无声中接受红色教育,汲取奋进力量,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龟山无言,山石静默。当年,一群东北流亡热血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点燃革命烈火,在龟山寨成立了龟山党支部,襄城县抗日救亡运动因此风起云涌。他们犹如一个个星星火种,自此遍撒神州大地,终于成为燎原之势,为夺取抗战胜利和解放全中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物换星移,岁月流逝;斯人远去,精神长存。如今,龟山党支部的建立者早已湮灭在历史深处,但是,史册上留下了一个个光耀千古的英名,他们敢为人先、心忧天下的爱国精神,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革命斗志,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必将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上,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