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领袖足迹

毛泽东对许昌工作的若干批示

时间:2019-09-11  来源:  作者:许尧坤

“这个经验很好,各地可以仿行”

 

1954年冬季,许昌地区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全区15个县和3个市郊区,农业社由原来的2117个增加到7900个;老社的户数也有所增加。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迅猛发展,“社多干部少”和领导经验不足的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针对这种情况,地委决定,由地委、县委、区委分别举办“办社辅导团”。辅导团的组成人员均是政治思想觉悟较高,社办的较好,增产较多,有工作能力的社长和社员。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具体生动地解释了党对农业合作化的方针政策,以及如何办社的具体经验,同时宣传了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提高了人们的社会主义觉悟。辅导团不仅讲,而且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在帮助后进农业社制定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实践证明,办社辅导团是培养和锻炼社骨干的学校,是发动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办社的有效措施。许昌地区农业合作化运动稳步而健康的发展,是与这种老社带新社,先进帮助后进的领导方法分不开的。

1955年10月30日,《河南日报》发表了《许昌地区的办社辅导团》一文,并加了编者按。按语指出:“许昌地区的经验证明:组织办社辅导团,是大规模领导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一个好方法。这个方法,不但可以用之于建设,也可以用来巩固社的工作。我们希望各地研究推广这个方法。……”

时隔不久,毛泽东主席将这篇文章收入由他主编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并加了按语:“这个经验很好,各地可以仿行。”于是,这个方法,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在全国得到推广。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农业合作化高潮中,不仅干部问题十分突出,农村缺乏文化的现象也十分严重。集体生产的管理和分配,离开文化是寸步难行的。不少农业社找不到会计和记工员。这个问题不时地困扰着党的各级组织。

1955年冬,许昌地委的主要负责人,带领地委农工部的人员到郏县大李庄乡蹲点,具体帮助该乡进行农业合作化的规划,并总结出《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规划的经验》一文,以指导全区的工作。在规划中提到,安排7个中学生、25个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合作化的工作,解决了农村缺少会计、记工员的困难。这个做法,是解决农业合作化高潮中燃眉之急的有效办法,在全国都有普遍性。因此,引起毛主席的重视,也把这篇文章收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并写下了影响深远的光辉按语:“这也是一篇好文章,可做各地参考。其中提到组织中学生和高小毕业生参加合作化的工作,值得特别注意。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毛泽东主席这一批示,不仅适应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需要,而且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青年运动的方向。“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曾经作为时代的最强音,激励和召唤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知识分子,投身到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其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尽管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毛泽东主席这一批示受到了“左”的干扰,但批示所揭示的真理,却是颠扑不破的。

 

“这是一大发明”

 

走上合作化道路的翻身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千方百计地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954年,长葛县胡坡乡孟排村胜利一社的干部有一个偶然的发现:“往年填平的井坑,种上庄稼长得格外好。”他们从这一现象得到启发,大胆地提出了深翻土地争取增产的设想。当年他们深翻了1.2亩土地作实验,经过认真管理,结果玉米的亩产达1073斤,比没有经过深翻的土地大幅度增产。事实最有说服力。深翻土地首先在这里推广,以后逐步扩展到全县、全地区,都得到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后来,在农业科研部门的帮助指导下,通过不断试验和改进,把深翻土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成为许昌地区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1958年5月,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中共长葛县委第一书记吕炳光作了关于深翻土地的专题发言。毛泽东主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感谢河南省长葛县第一书记的发言。这个发言很好,我又看了一遍。一年把120万亩土地全部深翻一遍,深翻一尺五寸,争取亩产几百斤。这就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各县是否都能做到?河南长葛县能做到,别的县难道不行么?一年不行,二年不行,三年不行,四年、五年就可以了吧!五年总可以再翻一次吧!我看五年总可以!他们第二个五年计划把全县的地都翻一遍。没有工具就用长葛那样的工具,用他们那种办法。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没有别的办法,就用他们的办法,也许还有别的办法。他们的办法是:先把表层熟土翻在一边,然后把肥料放在土上,再用铁锹把第二层生土翻开,与肥料搅拌,打碎坷垃后仍放在下层不动,挨着第二行,把第二行熟土放在第一行生土上,依次下去,表层土不变。这是一大发明。深翻一遍,增产一倍,至少增产百分之几十。增产的措施土壤应放在前边。”

作为政治家的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却俨然以一个农学家的姿态,探讨农业增产的奥秘,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由我们的国情决定的这一方针,任何时候都是不允许偏离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主席要改变我国粮食生产落后状态的急切心情。

然而,时隔不久,“大跃进”的浪潮袭来,左倾蛮干作风盛行,土地越翻越深,脱离了长葛人民发明、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肯定的深翻土地的科学轨道,吞下了苦果。

70年代,李先念副总理在给中共河南省委的来信中,再次肯定了当年长葛县深翻改土的经验及其历史贡献。

 

“这几个文件很好”

 

1963年春,作了进一步贯彻“农业六十条”,巩固集体经济,根据中央的有关精神和省委的部署,许昌地委在临颍县巨陵店开展农村社教试点工作。以地委主要负责人为主的工作组,在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帮助该区开了一个非常成功的三级干部会议。其方法是:与会干部在认真学习文件的基础上,首先通过自我批评——“放包袱”,分析危害,查找原因,自我教育;对问题较多的干部,发动群众代表提意见,开展和风细雨、与人为善的批评。与会干部普遍反映说,通过这次会议,“有错误的治了病,没错误的打了预防针。”全地区普遍推广巨陵店经验的实践表明:这种有领导、有组织的干部自我教育的方式,对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整顿和改进农村各级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这次三级干部会议的经验,首先得到省委的充分肯定。5月8日,毛泽东主席对巨陵店三级干部会议等四个文件,作了重要批示,并作为中共中央文件的附件发至全党:“这几个文件很好,看到了问题,抓起了工作,正确地解决了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之间的矛盾,政策和方法都是正确的,因而大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可以作为各省、地、县、社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光辉榜样,应当组织干部学习这些文件、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都需要收集这种又有原则,又有名有姓、有事件、有阶段、有过程、有结论的文件,请你们注意这件大事,认真调查研究,是为至要。”

重温毛泽东主席这段充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批示,他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仍然给我们以巨大的启示和真理的力量。

(作者单位:许昌市委党史研究室)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