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史专栏 > 百年看许昌

开拓创新警务模式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强力推进“枫桥式派出所”创建暨派出所基础建设

时间:2021-05-26  来源:长葛市公安局  作者:长葛市公安局

  2019年以来,长葛市公安局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根据省公安厅、许昌市公安局的统一部署,按照舒庆副省长两次来我市检查指导工作时要求,围绕“一村(格)一警”工作创新升级、打造3.0升级版的课题,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载体,以“脚板+科技”为基础、以“两任”“两抓”“两调”为抓手,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强力实施“一村(格)一警”战略,全局上下掀起了大抓基层基础、高质量推进“一村(格)一警”工作的高潮,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公安机关主导、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联动的基层治理大格局,有效推动了公安工作由静态到动态、由被动到主动、由粗放到精准转变,在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神圣使命中积极探索了一条创新的方式。“一村(格)一警”工作受到舒庆副省长和长葛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大周派出所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老城派出所被许昌市公安局评为全市“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一、提高政治站位,搭建工作“大舞台”

  局党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把“一村(格)一警”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建设总体规划。2019年4月,以长葛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制定出台了《关于高质量推进“一村(格)一警”工作,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意见》,对工作站位、“两任”“两抓”“两调” 落实、经费保障、奖励机制等做出了制度安排。(“两任” 即按照省委组织部、公安厅、民政厅文件、市委市政府文件要求,推动党员社区民警兼任村(居)委党支部副书记、非党员社区民警兼任村(居)委副主任,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能力。“两抓”即抓群防群治,动员各类社会力量组织开展巡逻守护、邻里守望、救助帮扶、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抓常态化走访,当好治安防范组织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情报信息采集员、法律政策宣传员、警务下沉联络员、便民利民服务员,最大限度服务群众、赢得民心、汇集民力。“两调”即按照省公安厅、司法厅《关于深化“一村(格)一警”和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施意见》要求,开展“警法联调”“警调对接”,全面滚动排查、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打造开放多元、联动融合的矛盾化解新格局)。

  2019年6月,市委召开了全市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高质量推进“一村(格)一警”工作动员大会,市委书记尹俊营亲自做动员讲话,在全市层面安排部署深入推进“一村(格)一警”工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明亮先后组织市政法委、法院、公安局、信访局、司法局负责人以及各镇、办党委书记召开了“一村(格)一警”建设规划座谈会,多次实地深入警务室、工作站进行调研,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了“一村(格)一警”工作在组织保障、硬件建设、运行机制等方面与基层政权组织、综合治理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联动,为“一村(格)一警”工作深入开展创造有利条件,确保各项措施落地和常态化工作机制落实。

  二、创新警务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在警务室成立党小组,建立党员先锋岗,同时吸收辖区其他党员加入警务室党小组队伍,加强“红色”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高战斗力。

  二是加强基层警务机制的深度改进。统筹“一村(格)一警”工作与接处警深度融合,派出所班子成员每人分包一个警务室,派出所接处警民警与社区民辅警全部融合分配到每个警务室,相互配合、捆绑作业,发挥“1+1>2”效应,提高“一村一警”工作效能。

  三是创新“三项融合”机制。加强与基层组织的深度融合。在落实“两任”的基础上,把各镇(办)网格化管理的工作区和警务室区域划分进行对应规划,警务室民警担任工作区副区长,主动融入村(居)“两委”班子,利用工作区包村干部、村(居)干部对村(居)情况熟的优势,加强融合协作,以警务室覆盖区域为单位,联合开展维稳、矛盾化解、治保、摸排等基层基础工作,建立了社会治安“联合抓”的良好局面。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力量的深度整合。由市综治中心牵头,以村(居)综治中心为依托,以警务工作站为阵地,“两站”合一,整合社区多方力量,与社区同办公、同研究,优化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公安警务与社会综治资源的共建共享,建立运转规范、衔接有序、指挥高效、亲如一家的“家庭式”群众服务大平台。在每个警务室、工作站建立警调联动机制,深度整合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形成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打造了“老李调解室”“老支书调解室”“老干部调解室”等“明星”调解品牌,就地化解矛盾,及时解决群众难事,形成了社会治安“共同管”的积极态势。加强与社会资源的深度联合。采取警企结合、警民联合等形式,打造“葛邑义警”义务巡逻品牌。组织综治网格员、退伍军人、老党员、治安积极分子、治安志愿者、企业保安、场所业主等社会资源强化群防群治治安防控。社区警务电动车“轻骑兵”队、“红袖章”队、“金英红警”队、“警企联防”队、“无人机”巡逻队等各具特色的义务治安巡逻队伍走遍长葛的街巷村落,织密了邻里守望、警民协作的治安防控大网络,营造了社会治安“群众治”的浓厚氛围。2019年,全市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上年同比下降15.88%,其中,盗抢骗案件下降12.74%,治安案件下降8.93%。

  四是抓好治安防控基础工作。依托警务室,派出所社区民警、辅警、机关包村民警和交通劝导员“四位一体”联勤联动,重点抓好矛盾化解、治安巡防、安全防范、服务群众等基础性工作,提高群众见警率、治安巡查率和民警管事率。

  三、强化科技助力,“千警进万家”筑牢社区防控网

  一是依托科技助力搭建服务平台。建立局“村警办”、派出所、社区民辅警三级微信群机制。社区民辅警在分包的行政村(网格)建立了“平安微信群”, 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以民意引领警务,把服务群众放在第一位,全面铺开“微信入户”。依托“一村(格)一警”智能平台,推动社区民辅警沉下去,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开展工作。

  二是打造“街巷警察”服务群众身边。在企业工厂、大街小巷、群众家门口、人员密集场所等发放张贴警民联系卡、安全防范提示公示牌,警民联系绿色通道全覆盖,群众出门能“见到”社区警,有事就能“找到”社区警。

  三是扎实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围绕小年、春节、元宵节等重要节点,以做一次家访、写一副春联、开展一次慰问等“七个一”集中走访、走进敬老院等活动为抓手,每月有主题、有载体,推动社区民辅警深入群众,服务帮扶尽到责,入户走访走到家,隐患摸排查到位。

  四是筑牢社区“战疫”防控网。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充分运用“一村(格)一警”工作机制,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利用驻村民辅警“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形成村(居)干部、镇办包村干部、派出所民辅警和卫健人员联动,通过村、所联动,将防控工作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社区民辅警利用“脚板+喇叭+微信群”的方式,把警务室、工作站搬到村(社区)街口,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安全服务站。在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一大批爱心暖心典型事例,古桥派出所董天龙村辅警兼村党支部副书记侯伟杰始终坚守“抗疫”一线,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为群众购买汤圆,被亲切地称为“小侯书记”,社区民辅警在村“两委”兼职的机制得到有效落地和群众认可。

  四、持续加压奋进,优化“一村(格)一警”新品牌

  截止2020年7月,长葛市公安局先后升级改造警务室56个,重新规划237个农村警务工作站,规划50个城区网格,366名社区辅警分配到各个行政村和城区网格;编发印制“一村(格)一警”工作手册,明确了社区民警和辅警的职责任务、工作规范、工作流程、生活制度、每日每周每月每季日常工作任务、警务室(站)建设和装备标准等内容;采集录入标准地址202590个、实有人口777713人、实有房屋229145套、实有单位9617个、换发二维码门牌数196788副等“一标三实”基础信息。

  深化提升“一村(格)一警”工作是打基础、利全局、谋长远的一项大事。2020年7月,根据市局的统一安排部署,长葛市公安局依托 “一村(格)一警”工作,强力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调研活动,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发扬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优化长葛“一村(格)一警”工作品牌,不断开创基层基础工作新局面。一是进一步优化“两任”“两抓”“两调”等机制运用,提升“一村(格)一警”工作的联动效益。二是充分发挥“一村(格)一警”智能平台最大效能,进一步扩充优化平安微信群,依托科技助力服务实战。三是打造“暖心”警务室品牌,发挥“一村(格)一警”工作的品牌化典型带动效应。四是以争做“邻家好警察”为载体,深入推进“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推进警力前置、管理前置、服务前置、处置前置。五是狠抓队伍素质提升,组织社区民辅警开展大练兵活动,开设“一村(格)一警”经验交流平台,提升社区民辅警工作能力。同时,完善考核奖惩机制,激发社区民辅警工作积极性。

  新起点新征程,新任务新使命。深化提升“一村(格)一警”长效机制是打基础、利全局、谋长远的一项大事,长葛市公安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枫桥经验”为引领,全面加快“一村(格)一警”工作全面提档升级,不断开创基层基础工作新局面,努力实现长葛公安工作再上新台阶!

友情链接